6月3日,上外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熊文驰老师在世界语言博物馆开展了题为《古典希腊、苏格拉底与“美少年”问题》的精彩讲座,该讲座为世界语言博物馆主办的“上外古典语言文化簇系列讲座”第五讲。
熊老师首先从古希腊文明对现代的深远影响讲起。古希腊语常以复杂繁难著称,英语里就有习语“It’s all Greek to me!”(如同天书!简直是火星文!)来形容晦涩难懂的事物,但其字母和表达方式早已渗透到今天的各种语境当中,数理科学中就广泛借用希腊字母来作为各种参数符号,这是对古希腊人的一种致敬;而讲座所在的博物馆对应英文一词“museum”,即来源于希腊语“μουσεῖον”, 指“缪斯女神的圣殿,音乐与诗歌的居所”, 而学校“school”一词则来源于“σχολή”,指“闲暇,学习尤其哲学式讨论,或者这些活动的所在地等”。纵览古希腊思想文明,更是灿若星河,诞生了大诗人荷马,两大史学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与俗称所谓“哲学三杰”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一大批名家,他们的璀璨思想和卓越贡献对后人的影响持续至今。
希腊看古典,古典看雅典,而看雅典当然绕不开苏格拉底——随后,熊老师切入本讲的中心议题,“苏格拉底与‘美少年’问题”。在柏拉图对话中,苏格拉底几乎整天都有雅典青年追随左右,并同时与颇受雅典城热捧的智者们展开竞争。最著名的《理想国》中,对话现场就由众多雅典青年组成,其中明确具名的就有八位之多,与雅典政治直接相关的比如尼西拉托斯(Niceratus)与吕西阿斯(Lysias),前者之父正是缔结前421年雅典与斯巴达和约并于前415年力反西西里远征但最终不幸葬身于叙拉古的将军尼西阿斯(Nicias),后者则是雅典帝国战败之后投身激烈党争推翻“三十僭主”(前404-403年)的干将之一;全篇最主要的对话青年格老孔(Glaucon)与阿德曼托斯(Adeimantus)则是柏拉图自己的两位哥哥,他们正是来自雅典的一个政治家族。可以说,这个青年群体都密切相关于雅典政治的未来,他们先已围坐于智者色拉叙马霍斯(Thrasymachus)身旁多时,苏格拉底入场随即大战这位智者,“扫清道路”之后,才是与雅典青年们长时间的对话探讨与哲学教育。
同样的对战智者与教育青年的主题,更鲜明出现在《普罗泰戈拉篇》,这也许是最著名的“智者对话”。年代最早、名气最大的智者可能就是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他的到来,雅典权贵子弟随即排队付费云集一堂聆听精妙演讲。这位大名鼎鼎的智者下榻之所正是雅典首富之子卡利阿斯(Callias)的家,全场具名的青年就有十六位之多,而且现场开始时非常夸张,讲论中普罗泰戈拉踱着方步,而众青年则如雁行一般紧随两侧,当大智者一转身,众人则纷然重组再成两翼;这些青年除了主人卡利阿斯之外,还有雅典帝国首席掌舵人伯里克利的两个儿子帕拉罗斯(Paralus)与克珊提帕(Xanthippus),柏拉图的舅舅、之后为雅典“三十僭主”之一的卡米德斯(Charmides),柏拉图的堂舅、之后为雅典“四百人寡头议事会”(前411年)成员与“三十僭主”之一的克里提亚(Critias),当然还有最著名或说臭名远扬最有“问题”的亚西比德(Alcibiades)。对话前后由同名于希腊医学最著名代表人物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贯串起来,这位家境富裕但相较于权贵子弟们又远为一般、还够不着普罗泰戈拉边的好学雅典青年,央求苏格拉底带他拜见大智者;行前劝说中,苏格拉底提醒他,如同对于一种人气美食,食用之前应当问问是卫生还是有害,现在去求学,难道不该先问问,要去学的到底是什么,它是有益还是有害?随后二人来到智者讲堂,苏格拉底代这位求学者问道,投入门下能学到什么,普罗泰戈拉回答说,能学到治理家邦的政治美德(political virtue);进而苏格拉底提问——也是“砸场子”的一问——美德是否可教?随之围绕这一通贯全篇的最大问题,当着众青年的面,苏格拉底与普罗泰戈拉展开一场大战,最终让这位大智者铩羽而归。
非常有意思的是,另一篇柏拉图对话《会饮篇》的人物,除了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之外,其余六人全部重叠于《普罗泰戈拉篇》,在这篇被普遍认为最为美轮美奂的柏拉图对话《会饮篇》中,众人依次为爱若斯(Eros, Ἔρως)这位爱神献上颂辞——出场人物的惊人重叠似乎在暗示,七篇美妙的爱若斯颂辞所关切的核心问题正是青年教育问题;而唯一关键差异似乎就在说,在青年教育问题上,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是苏格拉底的同盟者,普罗泰戈拉等智者则是他最大的对手。
《会饮篇》中,众人颂唱爱神如何的美与高贵,这一颂扬的巅峰则是第五位出场的悲剧诗人阿伽通(Agathon)最后一长段惊艳全场的爱神颂歌。现场最后轮到苏格拉底,他却质疑道,爱若斯既是爱好美的事物,他就还未得到美而在追求的途中,他也就不可能已经是美了;事实上,他是丰饶之神波若斯(πόρος, resource)和匮乏之神贝妮阿(πενία, poverty)之子,正好介于贫穷与富裕、美与不美、智慧与无知之间。这位很丑却热烈追求着的爱若斯,最终所追求的美到底在哪,或说美到底是什么呢?苏格拉底说,最终追求的真正的美是美本身,亦即是美的理念(εἶδος /eidos),理智之眼所看见的美的本真的样子。
美的理念“εἶδος”,同源于动词“οἶδα”,“看、懂得”,这一用词正可以关联于苏格拉底另一名言——被立于上外最美大草坪一侧——“ἓν οἶδα ὅτι οὐδὲν οἶδα” (“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那么,这里的“οἶδα”(知),只是知道吗?如果只是知道,苏格拉底就只是说了一句俏皮话;如果关联于哲学地求知,热烈地求知而不得,那么这句话就是在说,如果有所谓知却又固守于一知,那么只会日益偏狭固陋,但如果不止步于一知,且时时反思,那么将一再介于已知与新知之间,永远保持着哲学式开放的求知状态,从而因应着这生生不息的世界。
上外校园里的苏格拉底格言
《会饮篇》中最后“意外”闯入的亚西比德,沉沉醉意中发表了一通爱若斯讲辞——说的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就是那个看上去又丑又穷、却又永远热烈追求着美本身的爱若斯的化身呀!众人都以为苏格拉底在追逐雅典最美少年亚西比德,亚西比德却自爆“八卦”:苏格拉底的真爱(ἔρως /eros)只在于哲学,而对他只是父兄师友般的友谊之爱 (φιλία /friendship)。如同对待众多良材美质的雅典青年一样,苏格拉底劝导他们抛弃耽于声色名利的快乐,而追求真正的美与高贵——身处雅典帝国的骄横奢侈之中,这些青年们,如果还有可能于国于家有望的话,那就一定要舍智者而求哲学,追求真正的美与德性,因为不是财富与权力带来美德,相反惟有美德才能带来且保持二者。
苏格拉底这位深爱着雅典的雅典人,闪现着古希腊哲学最耀眼的智慧的光辉,也给我们带来关于爱与智慧的新的启示。
油画中的苏格拉底与亚西比德
苏格拉底正为亚西比德搭把手,劝导他离开放纵的享乐,而亚西比德则是心欲离开、身体却还在迟疑……
讲座感想
讲座一开始,熊老师先简单介绍了常见的希腊字母、来源于希腊语的英文单词和情人坡旁边的多语校园名言,接着又从闻名世界的古希腊名人过渡到了本次讲座的重点内容——苏格拉底和“美少年”问题。爱洛斯(Eros)是我本科毕业论文论题中的一个关键词,在我研究的小说托马斯·曼的《死于威尼斯》中,男主角阿申巴赫和波兰美少年塔齐奥,与阿申巴赫幻觉中重复出现的苏格拉底和斐德拉斯,形成了一个老年智者与美少年关系的“同构”。讲座最后提到的“美少年争夺战的制高点——什么是真正的美?”,也是《死于威尼斯》中的艺术家终其一生苦苦探索的问题。今天有幸聆听了熊文驰老师的讲座后,我对苏格拉底的“美少年”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也让我获益匪浅,激起了我对苏格拉底著作中相关问题的兴趣。感谢熊老师的精彩讲解,希望以后可以有机会聆听更多熊老师关于“美少年”问题的分享!
——2017级德语专业 王琪然
跟随熊老师学习的这一年的感悟,用今天短短一小时的讲座所聚焦的ἔρως和φιλία二词来点透,颇有醍醐灌顶的味道。熊老师曾提及自己对希腊的偏爱,深耕于课堂内外,将怀着同种偏爱的我们领进古典世界的大门。情谊可贵,良言当尊,不觉自省——是时当代之“美少年”,亦应有敢于发问,孜孜以求的品格。
——2019级法语专业 武晓赫
虽然只有短短五十分钟的讲座,但是熊老师用他的幽默和覆盖语言、哲学、文学、艺术等各领域的博学知识在为我们展现古希腊人多彩的生活状态的同时进而基于柏拉图的相关著作为我们解读了古希腊的“美少男”问题。讲座的主体部分基于苏格拉底及其友人和追随者间的讨论“德性是否可教”和“什么是真正的美”。关于第二个问题阿伽通认为“至美之物”就是“真正的美”。但苏格拉底表示了反对,认为“永恒不变的纯粹的美”才是“真正的美”。进而引出著名的“理念论”。但是半路杀出的亚西比德让讨论走向了奇怪的方向,“那正是苏格拉底他啊”。
原来这是因为智者苏格拉底与“美少男”亚西比德之间的“爱”与“友爱”。老师引用发生在二人之间的故事和后人的油画为我们说明了苏格拉底对于深刻讨论的热衷和对真理的爱,以及与“美少男”们(我认为现在可以理解为青年们)的友情和对于他们的生活与求知的关怀。这就是发生在智者和“美少男”们之间的有趣故事。那么会不会有人好奇智者究竟会不会因为对真理的热爱而爱屋及乌呢?(ps:我非常推荐熊文驰老师的课,有机会大家一定要去听。我听过老师面向全校开设的《修昔底徳和〈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着实发人深省,教会我们如何阅读这本书,如何作为战略家去思考。)
——2018级日语专业 马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