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学年1956——A story about SISU
上海外国语大学与新中国同龄,从1949 年 12 月正式成立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起步,至195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上海俄文专科学校正式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学院,增设英语、德语、法语三个专业,再到1963年9月,即与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同批列入“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并转隶教育部,由此可见,上外初创期的发展取得了相当成绩,也得到了高度肯定。
对于1956年前后的上外,今天的我们一方面感佩老上外人艰苦卓绝、勇于创业的精神,另一方面也会怅然于时光飞逝,当年的情境竟然已是半个多世纪前的往事。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对于学校发展而言发生如此多重大变化的1956年,留存下来的资料也难说丰厚。作为后学,这篇短文谨就1956年前后上外在引进师资方面的变化与调整进行一点考证。
1956 年版上海地图中的“外语学院”标注
实际上,以今天的眼光看,1956年-1963年间的上外校园,在某种意义上,是那个时代里华东甚至全国范围内俄语、英语、德语、法语四个语种师资储备的最高峰。上外从“俄专” 转制为多语种的“外国语学院”,从酝酿这一转型的背景来看,既有充分安排在当时精通英 语、德语、法语的“社会知识分子”的政策性安排,也有为国家系统培养未来外语、外交、 外宣、外贸人才的全局性考量。 在上外官方网站的“历史沿革”板块这样记载了 1956 年学校的招生情况:“当年,学校俄语专业仍招收新生,英语、法语、德语专业积极准备办学工作,定于 1957 年招生。” 照当时的设想,英、法、德语三个专业很快会在1957年迎来新生,为准备三个专业的招生,上外当时的师资储备中出现了一批大师的姓名,如1956年“从复旦、云南、厦门、南京、 四川、安徽等综合性大学陆续聘来了方重、凌达扬、漆竹生、徐仲年、王燕生等教授,同时从社会上招聘了 100 多名英、德、法语人才,其中有不少学有专长的知名人士,如董任坚、郑若谷、李振南、陈炳章、杨寿林、李晓、许天福、厉家祥、董寿山等。”当时明确由董任坚、张扬、厉家祥、王燕生分别担任英、俄、德、法四系筹委会召集人。
较为可惜的是,1957年“高教部决定我院英、德、法语三个专业1957年暑期不招收新生”“同时还规定我院今后数年内每年招生人数减为 200 名左右(包括俄语专业在内)”。据此,学院决定先正式成立俄语和西语系(内设英、德、法语三个专业),正式任命浦允南教授和方重教授分别担任两个系的系主任。
浦允南、方重两位教授在上海社联研究室编:《上海社会科学界人名辞典》 中的简介
上外的语言专业从俄文起步,俄语有较好基础。学校又抓住1956年改制为“上海外国语学院”的机会,从酝酿英、俄、德、法四系,到正式于1957年先行成立俄语系与西方语言文学系,迈出了从单一语种到多语种办学的坚定一步。尽管在师资准备上,碰到了“由于招生任务减少,从1957年下半年至1960年陆续调出相当数量的外语教师到其他高校和科研单位工作”的问题,但多语种办学的道路是明确的。而且“1958年夏,我院俄、英、德、法语 4 个本科专业全面招生”“1958 年 8 月,根据高教部关于全国外语院系调整的方案,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 174 名学生和陆贞明、秦小孟、陆佩弦等 23 位教师并入我院。我院英语专业从此有了更雄厚的办学力量”。再到1960年9月,即增设日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三个专业,因招生人数不多,当时暂由俄语系代管。1961年,根据新的办 学形势需要,英语专业单独设系;德、法语同西班牙语 3 个专业合为西语系;俄语系内设俄、日、阿语三个专业。加上当时因上海外贸学院停办而恢复的外贸外语系,“一院四系”这一架构即1963年9月 12 日,上外入列全国重点高校时的院系结构。
方重教授 厉家祥教授 徐仲年教授
1956 年前后,因新的办学需要,上外延揽的英、德、法语学者中有很多在当时就已堪称大家。方重教授调任上外前曾任复旦大学英语系主任;厉家祥教授曾活跃于新中国成立前的文教与外交界,调任上外时正好年满六十,是学校德语专业的创建者之一;徐仲年教授调任上外前为南京大学西语系法国文学教研室主任兼南大图书馆副馆长,是建国初全国法语专业标准制定的三位专家之一。
今天的上外后学,遥想1956年的那个上外学年,回望那时的上外校园,崇敬之情是油然而生的。自1949年底正式建校后,从单一语种到多语种,这是上外早期发展史上的创举。1956年前后的师资储备,也为学校改革开放后从多语种到多学科发展打下了坚定基 础,今天的上外,秉承传统、守正创新,积极推进“多语种+”办学战略,正在向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迈进,我们更应向前辈学习,知校读史、教学相长、爱校荣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副教授 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