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U文创|馆校合作——新中高级中学学子走近上外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

发布者: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发布时间:2021-11-22浏览次数:164

113日,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迎来了一批新的客人。34名来自新高级中学的同学踏着初冬的阳光,来到我校参观学习。新中高级中学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原平路,是一所具有传统和特色的市级重点中学。上外大学生文博工作协会的志愿者带领新中学子欣赏别具特色的校园风采,并邀请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博士生赵耀为大家带来一场以“字词典章·家国人生”为主题的精彩讲座。


 

在志愿者团队的带领下,学生们漫步在上外林荫密布的西索大道上。一边倾听着讲解员对西索校园的介绍,一边邂逅着一栋栋颇具异域风情的教学楼,学生们纷纷为上外浓郁多彩的校园文化与淡雅静谧的校园景色赞叹不已。遇见路边矗立着的多语名言牌,许多学生不由自主地驻足观赏,声阅读着上的内容,用心感受着上外的“多语种+”特色文化。

 


来到上外世界语言博物馆,最呈现在学生们眼前的是一段有关语言诞生的短片。观赏完短片后,学生们继续深入馆内,参观馆内陈列着的丰富多样的展品,接触从古至今的各种语言文字,了解语言的种类、系属以及其发展等。“诠释世界”的版块,讲解志愿者为学生们介绍“翻译”的前世今生。“据《礼记·王制》记载,古时各地文化有很大的差异,为了互通语言、互通风俗,各地出现了翻译人员。”在志愿者的介绍下,大家了解到“翻译”这一语言类职业前世今生

 


“上外于1949年建立,与新中国同龄,因此从诞生开始就传承者红色基因,直到现在也是肩负着国家民族复兴使命的国家队。”校史馆内,志愿者向学生们述说着上外的诞生与其伟大的历史使命。从过去到现在,上外放眼世界,培养了无数“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卓越国际化人才,“诠释世界、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触动着学生的心。

 

 

参观完语博馆与校史馆之后,赵耀博士大家带来了以“字词典章·家国人生”为主题的精彩讲座。讲座开始,赵耀先抛出了一个问题:词典辞典到底有什么区别?在辨析了两者的不同后,赵耀从汉字中“典”的字型演变与英语中dictionary的词源告诉我们辞典悠久历史与分类标准


    “世上存在着各式各样的词典,而其起源就是为了能够通过语言去解释自己文化中的经典。”通过观看上外原创的《字词典章·家国人生》纪录片,学生们穿越时空,追溯文脉,感受着一本本厚的辞书背后,无数生动而曲折的故事。编写辞典如同一场漫长的旅行,众多学者“板凳甘坐十年冷”、“著书不为稻梁谋”。他们抓紧了一,托起了一门语言。

 



上外一日之旅接近尾声之际,学生们来到SISU主题雕塑前合影留念,向上外美丽的校园挥手道别。领略了上外丰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校园风光,倾听了语博馆意义深刻的讲座,新中学子们的心中涌现出了无数的感想体悟

 

虽有颠簸,但仍欣喜;虽有寒风,但仍温暖;虽有等待,但仍期待。终于踏入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校园,第一眼便是那西洋风格的教学楼。在再次仔细观察、听讲后才发现每栋教学楼都是就着各学院教授内容而设计的,不禁感叹于不同风格建筑在上校园的完美融合。

而后到世界语言博物馆的参观则给我以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感觉。无论是“镇馆之宝”——世界语言分布图,或是那一幅幅由上的教授亲笔书写的其他语种的书法作品,又或是由赵耀博士亲自设计的博物馆的展示内容等,均是知识在实践中的体现。

“Interpret the World, Translate the Future” 这是进入校史馆后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内容,其并非完全按照“诠释世界,成就未来”来翻译,但自有其韵味,也是与上外的内核相一致了。而后便是上外的历史变迁了,其主要核心便是:单语种到多语种再到多学科——也正是”SISU”中的“Studies——最终到了“多语种+”。上外,在其变革的历史中,一直是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建设中国、拥有更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断发展、适应的。

在半日的参观之后,耀博士给我们讲解了许多有关“辞典词典”的知识。从词典的起源目的——为解释本文化中的经典,到其在人类学中的作用等等。而后又谈及了官修词典与民间自编词典的编纂目的的不同,以及最终告诉了我们,辞书的灵魂在于释义,这传达了编纂者乃至于该国政府的立场。

半日静静流淌过去,离开时已是将要日落。夕阳下的上外校园分外美丽,正如那在人类光辉历史中的语言一般,是智慧的结晶、是未来的象征。

 ——周子睿

 


轻听文字的回响
 Collecting Words, Connecting Worlds.


启程路上,我们期盼遥想。
暖风微醺,连椅背上的棉服也醉于暖阳。
午过半饷,三几道公路旋向,
树影后的文字殿堂。

步入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校园,
玉液琼浆般的湖泊,倒映出临畔草坪的绵延;
秋风划过翻卷的草浪,吹向教学楼的穹顶白边;
砖瓦砌成的白底灰顶蓝边,在镜头里倒映出我们的笑颜;
那风趣的讲解聚来的同学和老师的队伍,吹来了师生重聚和学长的过往云烟;
我们从南门一路漫步到文字的盛宴。

“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
生命之初,我们就开始学习语言。
绵延至今的背后,自有语言无可替代的价值。
那不妨回首历史,看看语言文字。

若说语言的诞生乃生活所需,
则文字的诞生即为庙堂性的。
从刻下甲骨文,到五千年后的现今,泱泱华夏之汉语历史悠久绵长。
从古埃及时期刻下的图腾,到现如今分布最广的印欧语言。
从四大古国的语言,到现今上种语言。
纵使时过境迁,亘古不变的是,
文字发展史的书卷为我们展现的是社会发展和需求的射影。

语言和文字的价值,不言而喻。
此乃人之所以为人者之根。
词典,
伏案于桌上的册子将词串联起来,
应运而生,因时代而长。
亦为发展之本。
人才所需,上外之培养。
正如赵博士讲座中所言;
“我希望能通过文字,能让我们从古代到现代,从中国到外国。我们既能认识祖国,也能认识世界。”

“我语言的边界就是我世界的边界。”
 Collecting Words, Connecting Worlds.

夕阳穿过树梢上,
从此,光就有了形状。
且轻听文字的回响,
在我的心中绽放。

 ——孙瑞


柳傍池塘,微风轻拂,我们伴着这般景致有幸踏上了上外的沃土。

顺应时代发展,这座大学起初以俄文立校。1949年第一批学生入学,而后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开始纷纷来到这里,寻找并搭建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多语种到多学科的突破。学好一门语言,但绝不止步于此。语言本身便是一种工具,去应用,发展,突破才能在快速更迭的当代社会扎根发芽。

词典是不说话的老师。从小到大我同很多人一样,一直只把词典当成查询词义的工具书,也对新华字典不论翻了几番总是抹不去的元素周期表捉摸不透。但其本质还是一本书,一本可以自主学习的书,一本具有科普性质的书。

赵耀博士在给我们做“字词典章,家国人生”的讲座时,每每提到他负责的那一块展区,都能感受到他由内而外的自豪和热爱,正因如此,才得以坚持,才会如此珍惜看重自己的作品和成果。眼里有光,心中有爱。

“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

当我逐渐了解到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我开始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当我看到一个警察的几句话便可以挽救一条生命时,我又感知到了语言的力量;当我听到越来越多触人心弦的歌词,我会感慨如果世上从未有过语言,又何来人类一说?既然人类的出现是为生物演变之必然,那语言不过是应运而生。

语言是国家和地区的,更是世界的。语言和文字是所有一切文明发展的奠基石,而文字本身也一直在演变。在世界语言博物馆里见得最多的元素便是世界地图。从丝绸之路到语种的分布再到“茶”这个字在不同国家地区的书写和读音,都以世界地图为背景。世界是语言的背景,语言也在诠释世界,以展现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

——徐嘉妮

 


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荣华如花上露,富贵如草头霜,上外归来夜思片刻,才深觉这世上仍有万世鼎立之物:语言。

这世上形形色色的人,伪装或真实,偏见或傲慢,都会是我们对一个人产生偏差的评价。然而如琼森所言:语言最能暴露一个人,只要你说话,我就能了解你。

很多时候,语言让我们看清一个人,带给我们最客观的反思。

当人拥有了思想,便再也不满足于一张嘴不断地说出的传道授业,那纸上谈兵的句句虚言,便在等待着语言去承载。

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语言让人的思路清晰,让人的思想进步,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

也许我们在这个充满语言的世界待久了,我们逐渐忘记了语言是一样多么宝贵的财富。

当我们想想,是什么让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写下“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又令余光中翻译出名遍中国的“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是什么让博尔赫斯用一句不提半个“爱”字的“我给你早在你出生前多年的一个傍晚看到的一朵黄玫瑰的记忆”,描述出自己深厚的爱意?是什么让莎士比亚写下《十四行诗》、是什么让《红楼梦》一梦千古、是什么铸就了王家卫句句台词经典流传?

其实答案不言而喻:是语言。

上外世界语言博物馆的墙上有这样一句话: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

深以为然。

——许恬优

 

外语,在我年幼的时候,我将其认为只有英语。随着我的长大直到现在,我认识了更多的外语,认识到外语不单单是英语。就比如学校提供的拓展课中,我选择了韩语这门学科,从世宗大王创立训民正音到韩语用法,我体会到的是语言它的国籍、它背后的文化。

在参观了上海外国语大学之后,我对多语种学习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多语种+”是新时代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办学战略,这一战略传承校史,着眼于未来。“多语言+”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卓越国际化人才,学术研究倡导跨语际,跨国别,跨文化,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这一点也有充分的体现。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俄语教学楼的建筑特征,金色的穹顶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奢华的装饰标志细微到非常精致才是俄罗斯建筑风格的特点,俄罗斯风格的建筑能够将贵族宫廷的唯美充分的发挥出来,从中看出的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特征。

——江嘉仪


在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初冬的下午,我们驱车来到了松江区上海外国语大学参观。

初次来到上海外国语大学,走在林荫大道上,温暖的阳光一缕缕透过两旁的梧桐树洒下,在大道上投射出了梧桐树斑驳的影子和我们大家的身影。路的两旁屹立着一栋又一栋简约而淡雅、精美的建筑,不失宏伟、高雅之感与文艺之气息。漫步于此,仿佛进入了一个欧洲的美丽庄园,一旁被或红、或绿、或黄的树丛围绕着的小湖上,正倒映着灿烂的阳光,闪闪发光着,宁静而惬意。

跟着志愿者小姐姐的指示,我们来到了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与校史馆。在那里,我们了解了语言的种类、诞生、发展等,接触了从古至今的各种语言文字,了解了翻译这一语言类的事业。译本总是在不断输入新的内容,同时在不停地输入新的表现法,它是一种知识文化的传播。语言的诞生与至今为止的发展都令我感到格外神奇,它的丰富历史与内核坚定了我好好学习所有语言课程。“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正如傅雷所言,语言背后的文化与精粹太多太多,需要我们用一生去好好体会。

在校史馆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办学目标:Interpret the world. Translate the future.”这句话给予了我很深的触动。我们都将通过语言去诠释这个世界,成就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光明的未来!

随后我们参加了《字词句章•家国人生》的讲座。词典是解释难词和经典的书,它可以还原千年前的历史经典。世上存在着各式各样的词典,而起源就是为了能够通过语言去解释自己文化中的经典。讲座中所涉及到的方面远远多于我所写下的,正如纪录片所云,一本本厚厚的辞书背后有多少生动而曲折的故事?我们穿越时空,追溯文脉,感受融入在字里行间的“爱”与“热”,从辞书编纂的故事中认识祖国,走向世界,collecting words, connecting worlds.

通过本次半天之旅,我已经初步体会到了语言的魅力与价值意义。它们的背后往往是一段历史、一种思想、一种文化,把全世界人民的心相连,搭建出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我会继续加油,不负韶华。或许将来的某一天,我也能够站在阳光沐浴着的校园中,再次探索语言的奥妙!

 ——王昱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