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U文创|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语汇世界 言聚全球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1-09-14浏览次数:211

自“21世纪英语传媒”官微 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Museum of World Languages,以下简称语博馆)是中国第一家以世界语言多样性为主题的学术型博物馆。语博馆秉持“语汇世界、言聚全球”(Words, Worlds)的立馆理念,通过多模态的展陈方式向公众呈现世界语言文化多样性,以推动构建全球语言知识体系、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为己任,力求展陈世界语言多元面貌,展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


语博馆于2019年12月7日正式开馆,时值联合国“国际本土语言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Indigenous Languages)和上外建校七十周年。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欧盟委员会口译总司司长Florika Fink-Hooijer,联合国全球传播部新闻与媒体司司长姜华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校长李岩松共同为语博馆揭牌。

语博馆位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内,毗邻教育会堂,临水而立,绿树成荫,风景秀美,环境优雅,总展陈面积近2000平方米。面向博物馆,拾级而上,是十几根石柱托举的穹顶,阳光透过穹顶,在地面上投射出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书写的“欢迎”。一楼为语博馆主展区,包含可供开展学术活动的多功能厅、贵宾接待室;二楼为上外校史馆和临展区,另有沪上首创“学校+出版社+博物馆”多方合作模式的上外西索寓言书店,集阅览、研讨、展示、交流等功能于一体。

语博馆以语言学及其交叉学科为理论基础,从汉字“语”的言字偏旁衍生出三大展区——“说”,沟通世界;“记”,书写世界;“译”,诠释世界——串联起“语言的诞生”“语言的家族”“语言的要素”“语言与文字”“语言与文化”“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教育”“语言与未来”等八个展览篇章。通过多模态展陈方式,向全球公众讲述世界语言文字故事,展示从语言要素到书写系统,再到文化文明的深层关系,贯通语言文字的历史、结构与演化趋势。


馆内现代科技与传统经典相结合,进入序厅,半球互动装置配合大型蓝色弧形银幕,使人如置身浩瀚宇宙。展馆收藏了具有研究价值的系列展品,如《明心宝鉴》(中国最早被翻译为西班牙语并成功译介到西方的古籍之一)西译本1959年纪念版、《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Xi’an Stele)拓片、楔形文字写就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的居鲁士圆筒、费斯托斯圆盘、世界语打字机、语言学家施莱歇尔绘制的印欧语系语法树、黎锦熙先生绘制的《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等实物展品,另有录制了各语系各国语言的多媒体系统、口译同传箱情景模拟等,可从听觉、视觉、触觉等全方位与受众互动,令参观者在探索语言世界的过程中,感受各国语言的魅力。语博馆不但展示全球语言生态,同时也重视中国本土语言文化的展陈,包括女书、水书、洋泾浜英语(周云瑞弹词)等。


部分展品展示

语博馆秉持“语汇世界、言聚全球”理念,加强与国内外语言博物馆及各类文化组织机构的合作,一方面持续推进收集女书、东巴文、水书、苗文等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藏品音像资料,通过举办“语博大讲堂”、制作短视频、慕课、开展多语种专题云展览等形式,对外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收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拉美国家的语言文字藏品资料,结合录制战略语种慕课、组建多语种讲解传播志愿者服务队伍等,展陈各国在语言、文字与文化等方面的文明成果,以促进中外文明互鉴。另外,为了进一步丰富馆藏,优化多模态展陈演绎,为全面开展人文交流、科普教育和学术研究奠定基础,语博馆通过《外国语》《外语界》《外语电化教学》等核心期刊、“中国博物馆协会”“语言学通讯”等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征集全球语言文字藏品的公告,力求为保护全球语言多样性尽一份力。



诚如近代张謇所言“庶使莘莘学子,得有所观摩研究以辅益于学校”,语博馆积极发挥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作用,大力拓展馆教育人功能。譬如语博馆作为大学慕课《生活中的语言学》的实践拓展板块,为学生提供了结合藏品进行学术探究的情境,促进学生深度体验。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5月18日)开展“博物馆奇妙夜”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吸引了近500名师生齐聚馆内,学习和了解语言文字、文化知识。语博馆还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拓展思政教育和科普教育第二课堂。与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等签署协议,举办馆校互动活动。学生志愿者团队通过充分挖掘博物馆资源,精心研究开发了青少年教育系列课程(如手语课程),前往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进行了课堂教学实践,引起强烈反响。


语博馆自开馆以来,拥有学生志愿者团队约60人,接待参观近16000人次,先后接待欧盟委员会口译总司司长 Florika Fink-Hooijer、泰国总领事飒丝黎·丹绲拉(Sasirit Tangulrat)、捷克总领事卡雷尔·史诺(Karel Šrol)等外政要及团队。仅2021年春季学期语博馆内就举办了各主题系列讲座20余次,其中语博大讲堂系列讲座6次、PUP(Postgraduate and Undergraduate Partnership)系列讲座8次、上外古典语言文化簇系列讲座5次。举办了“渔阳星火——纪念‘上海外国语学社’建校一百周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与中国外语教育”等专题展,将联合上外党委宣传部与欧盟口译司合作举办欧盟多语展等,进一步拓展语博馆的社会辐射效应。

目前,语博馆正在积极建设“世界语言博物馆云展览”项目,预期实现线上线下参观相融合,增强语博馆的影响力。未来,语博馆将立体化打造“语之魅、文之韵、道之源”等户外专题展区,创设语言科普和智慧学习空间,进一步打造独具特色的高校学术性博物馆,以服务国家语言战略,创新多语人才培养;并建成收集、存储和展陈全球语言知识的多模态资源数据库,致力于成为中外语言学界交流学科前沿动态的平台、师生开展语言教学的延伸课堂和公众探索语言知识奥秘的场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上海外国语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自建校以来在培养多语人才、推动文明互鉴、传播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作为学校的重要地标和学术平台,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将立足博物馆的综合功能,拓展全球视野,深入挖掘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积极探索创新发展途径,促进各层次学生博识多见开拓视野,实现馆教育人砥砺品行,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积极践行“讲好中国故事”,努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内容来源:《21世纪英语教育》2021年9月刊(总第322期)

本文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 马秋艳 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