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U文脉 | 口述校史 峥嵘从军路,悠悠家国情——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的上外人

发布者:档案馆、校史馆、语言博物馆发布时间:2022-11-03浏览次数:74

前言:据《上海外国语大学校志》记载,“1962年,上外英语系卓宗南、沈保华、洪邦裕、方炯仁、王俊夫、王德宗、王鸿余、金寅昌、邢兆康、韩国治等十名学生,奔赴西藏参加中印自卫反击战。”对于这段重要历史,校志中除以上寥寥数字,没有更多的记述。时隔 60年,为了探寻那段历史,填补校史空白,校友会携手校史馆分别于2021年12月、2022年10月对中印自卫反击战的亲历者沈保华、卓宗南两位校友进行了专访,走进他们的峥嵘岁月。采访中,因卓宗南校友留存的史料详实,故本文以卓宗南的人生轨迹为主线,开启那段尘封的记忆。


1962年7月11日,上外赴西藏军区报到的八名毕业生途经兰州时在五泉山留影。

 后排左起:洪邦裕、王鸿余、王德宗、卓宗南、金寅昌。

前排左起:沈保华、邢兆康、韩国治。


情结上外,热忱求知,培育浓浓爱国情

1939年出生的卓宗南自幼喜欢外语,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他系统地学习了英语。高中时期,卓宗南就读于南洋模范中学学习俄语,并以俄语考入上外英语系,成为1958级英语二班的学生。大学生活是充实的,现年逾耄耋的卓宗南忆起当初的求学岁月,那求知若渴、争分夺秒练习英语的时光仍历历在目:“每天下午下课后,我们吃完饭就去图书馆,从六点学到九点熄灯。有时回宿舍后还在看书。那时我们每天都要听Radio Peking(北京广播,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我二外修的是俄语,毕业时也已可以看《真理报》,同俄国老师对话。” 

谈及时任学院(当时上海外国语大学称为“上海外国语学院”)代理院长张培成、团委书记童甦、英国老师王珍珠以及教英国文学史的方重,每门课程、每位老师、每个名字,卓宗南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尤其是时任英语系主任方重,当提及这位研究乔叟的著名翻译大家时,卓宗南激动万分,语气中充满着钦佩之情。大师云集,群英荟萃,既有党团员同学起带头作用,又有治学严谨的学术大家全身心投入教学,这样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励着同学们勤奋求学。认真严格的恩师、志同道合的同窗,那风云际会、积极进取的日子成为了卓宗南内心深处不可磨灭的上外记忆。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是卓宗南在上外求学经历的真实写照。上课、实践、阅读、自修,“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生活已然成了他的日常。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于打磨自己的专业素养。每天三个小时的经典阅读,细致的疑难问题摘录和课后孜孜不倦的请教,这些日积月累浓缩成一本本沉厚的笔记,也铸就了他深厚的专业素养。期间他还获得过“学习积极分子”的表彰并刊登在校报上。当时的课程种类繁多,精读、泛读、语音、语法、口语、听力以及英国文学史都是他们的必修课。尽管课业繁忙,每个同学都认真踏实地完成学业,老师们也会在晚自习特地抽出时间为他们答疑解惑。“当时市里派人来视察学校的教学效果,老师在上面放一段Radio Peking,叫同学起来翻译,每个人都完成得很好。口语课全英文对话,听力课一遍遍听Radio Peking,自修时埋头啃英文原著都是家常便饭。”那时的学习刻苦大抵如此。 
在上外四年扎实的英语学习经历,也打开了卓宗南人生的另一道大门。1962年7月临毕业之际,卓宗南接到了上海警备区司令部通知——分配到西藏军区,参与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谈及当年的参军初衷,卓宗南表示兄长曾于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并立战功的经历为他种下了一颗报效国家、从军光荣的种子。进入上外后又了解到1950年由44位上外学子组成的“赴朝语文工作队”曾前往抗美援朝前线参与作战的故事。家人的支持和鼓励,学长们的担当与使命感以及上外的红色基因都深深鼓舞着卓宗南。


卓宗南经历三个军衔时期的照片


      在外语人才稀缺的年代,卓宗南和沈保华他们一毕业就响应国家号召去了西藏前线。沈保华坚定地说:“听从党的召唤,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党和国家说去哪就去哪。”作为时代的弄潮儿,他们满腔热血,在祖国需要时,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并将此视为无上荣光。意气风发的卓宗南、沈保华和其他上外学子就是在这样的信念下,不惧未知、不畏艰险,怀揣着保家卫国的激情和梦想走上了前线。


  

沈保华戎装照


赴藏参战,无畏戍边,红色基因薪火传

1962年7月5日,卓宗南得知自己即将被派往西藏军区,他的内心激动不已。“报效祖国的时候到了!”即使现已是耄耋之年,那股诚挚的爱国之情依然溢于言表。战争一触即发,前线吃紧,7月7号,学校为这批同学提前颁发了毕业证书,10号上海警备区就将他们送往兰州奔赴前线。临行前,上外为参军学生准备了小范围的欢送仪式,时任团委书记童甦及英语二班师生为即将远赴战场的同学们匆匆送行

战争无情,枪炮无眼。硝烟四起的沙场总引起人们“古来征战几人回”的伤感,却更是激起了卓宗南他们“报国纵横见丈夫”的豪情壮志。他们的背影就如同十几年前参与抗美援朝的上外学子们一样义无反顾,上外的红色星火在他们身上再次点燃。去往西藏的路途艰险,尤其是曲折蜿蜒的青藏公路,海拔从四千米渐升至六千米,寒冷、缺氧、车轮打滑,每个时刻都被致命的危险环绕。“周围都是原始高山,军车行驶在结冰的盘山公路上很容易打滑,翻车是家常便饭,或许某个瞬间就粉身碎骨。海拔高的时候有高原反应,整个晚上都微醒着无法入睡。”卓宗南静静地顿了一瞬,然后眼睛放出光来,“不过没什么怕不怕的,就是为国报效!”他抱着死而后已的决心到达边界东段,在紧凑的前线生活中,他分秒必争地突击学习军事外语。


卓宗南在察隅边防站


1962年10月战争打响,卓宗南所在的西藏军区某步兵团接到任务,要翻越海拔4200多米的原始雪山,绕到敌人背后,即被印度长期侵占的瓦弄地区,以形成前后夹击之势。瓦弄地区位于中印边界东段传统习惯线以北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密林地区,作战条件异常艰苦。部队从察隅边防站出发,路途崎岖严寒,战士用驴拉武器装备,爬到半山腰,已顾不上取暖,除了武器弹药和干粮,其他行李都扔了。口干了就取雪解渴,饿了就吃糌粑。雪山无路,战士们爬行前进,面临着巨石滚下的极大风险。行军途中战士们疲累到一边走路一边瞌睡。为防敌人发觉,部队只能静默待命,不能生火取暖,更不能发出声音。在这样高强度的行军之后,卓宗南所在部队到达了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平原地区,印度首都新德里近在咫尺,战事的主动权掌握在了中方手中。最后,卓宗南所在部队配合在瓦弄西北的我边防军另一个团,以及察隅河以东的4 个连,向凭险扼守瓦弄地区的印军第十一旅4个营 2000余人发动了三面夹攻。此战称为瓦弄地区反击战,共歼灭印军1200余人,俘虏数百人。缴获了印军大量武器弹药,取得了战斗的胜利。在他的参战履历上,这是最艰苦卓绝、最惊心动魄的一次经历。 
与此同时,对西线的沈保华他们来说,在遍布冰雪的密林峡谷中行军也甚为艰险。气候严寒、风雪交加,原始密林里可见度又低,行军途中校友王德宗因此一度迷路走失,所幸后来平安归队。在中印自卫反击战的东西战线,上外学子在各自的战位上恪尽职守、为国尽忠。 
从和平安全的校园直抵枪弹密布的战场,从低海拔的上海直奔高海拔的西藏雪山,卓宗南经受着身体素质的极限挑战,也亲历了战场的残酷血泊。人员的伤亡、袭来的石块、炸弹的威胁以及战场的艰险并未让这名初入部队的战士产生半点畏惧。在翻越雪山的艰苦行程中,严酷的战争条件下,首长的关心、战友的彼此温暖却让他终生难忘。“我们爬雪山行军途中,棉袄湿了,拧出水后再穿上,大家得抱团取暖。部队首长将他的毛衣脱下,交由警卫员送来,嘱咐给上海来的翻译穿。我是如何都不肯穿,感动得眼泪掉下来。”部队首长的照顾和关爱,鼓舞着战士们英勇作战的斗志,也激励着保家卫国的信念。一支仁义之师,一支人民的军队,无可撼动,战无不胜。


审俘喊话,一专多能,活用专业立军功


       卓宗南在东线主要承担向越境印度武装人员喊话和审问俘虏的工作。在上外十名参战学生中,沈保华、洪邦裕、方炯仁、王俊夫、王德宗、王鸿余、金寅昌、邢兆康、韩国治等九位都被分配到西线,只有卓宗南被分配到东线。当时在西线做翻译的沈保华的任务主要是按照“喊话手册”在冲突时向印度军队喊话、劝降。战场上危机四伏,作为东线唯一的翻译,向越境人员喊话时,配有手枪的卓宗南一般由多名侦查员持械护卫左右。考虑到印度主要使用的语言是印地语和英语,卓宗南在掌握英语喊话内容的基础上,还特地学习了印地语。“Lay down your arms! Give up! No harm!”时隔六十年,那些喊话内容卓宗南仍能脱口而出,在枪弹无情的战场上劝降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我方红十字会代表团在瓦弄遣返印俘期间,红十字会成员和新华社记者合影。 后排正中左数第六为卓宗南。


前线的日子十分艰苦,风餐露宿。战情吃紧时无暇念及家人,偶尔闲下来写封信寄给家里来回就四十多天。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日子里,卓宗南依然不断学习和熟稔着工作所需的技术。在上外打下的深厚的语言功底使得他在工作上游刃有余,无论是军事外语,还是印地语,他都可以快速熟练掌握。正是这种扎实深厚的外语功底使得卓宗南在审讯俘虏、收缴武器、翻译沟通以及宣传我国的外交政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从前听力课上日复一日的练习为卓宗南听电台打下了坚实基础。“如果没有听力课,那真的就完蛋了。”卓宗南笑着说,话里掩饰不住对母校优质教育的自豪和感恩。 

东线有近千名外方俘虏,卓宗南的任务包括给俘虏做思想工作,对接野战医院,为需就医的俘虏提供翻译,保障部队和俘虏的语言沟通。1962年,在经济状况并不乐观的情况下,部队对俘虏给予人道主义优待,保障俘虏的安全和生活秩序,还向全体俘虏发放从头到脚、从内到外的全套御寒服装。对于中国军队的优待俘虏政策,沈保华记忆深刻:“给他们放电影看,要吃羊肉就给他们活羊,还给他们穿中国军队的衣服。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但边境上俘虏享受的却是超国民待遇。除了物质上充足供应、尊重其民族信仰和饮食习惯外,还在日常生活中关心照顾他们。”据卓宗南和沈保华回忆,等遣返俘虏上飞机时,有些俘虏甚至落泪,与解放军依依惜别,这也足见解放军优待俘虏的政策深得人心。 
卓宗南、沈保华等十名上外人亲历了一个多月的边境冲突。卓宗南见证了战争发生到结束交换俘虏的全过程,他还是交换俘虏仪式上中方的签字人员。1963 年,因卓宗南在中印自卫反击战中成绩显著,被西藏军区政治部、司令部授予“五好学员”荣誉称号。沈保华则因在俘虏营承担翻译工作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战争结束后,卓宗南在察隅边防站工作一年,之后又在西藏军区步兵学校以中尉身份教授英语。沈保华则响应“长期建藏”的口号,选择继续留在西藏,服役于西藏军区政治部联络部,一待就是七年。卓宗南、沈保华等上外人以其外语能力服务于战场,服务于国防,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领土完整和边境稳定贡献了青春和力量。 


学无止境,孜孜以求,老骥伏枥志千里


      转业后,卓宗南继续发挥外语优势投入社会实践,在上海外国语职业学校担任英语老师,协助上海市人事局培训出国干部英语。一年后,他被调往“七二八”工程办公室,担任核电办国际合作与外事项目负责人,全程参与了中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的第一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秦山核电站项目的建设,1997年获上海市人事局评定的正高职称——译审,1998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聘为上海市翻译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英语学科组委员,又于 2020年获颁七二八工程五十周年纪念章。秦山核电站是国之光荣,卓宗南就是背后一颗不可或缺的螺丝钉。


七二八工程五十周年纪念章


      在上海市核电办公室的工作期间,卓宗南自主学习核电相关知识并掌握基本专业术语,处理相关外事任务游刃有余。同时,他还为时任上海市市委书记、市长汪道涵等多位政要担任英语口译。他参与接待多个国家派遣人员访问,负责技术交流事项,并展现出过硬的专业素养。正是由于学无止境、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卓宗南熟练掌握了外语和核电相关技能,成为了当时难以替代的多专业复合型人才。而今天的上外也已经进入了着力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多语种+”卓越人才的新时代。卓宗南等老一辈上外人的求学精神,正是新时代上外学子的学习榜样。


卓宗南(第三排左6)于西藏军区步兵学校教授英语期间留影。


      退休后,卓老也一刻不停地忙碌着,作为台联分会的志愿者,他在市、区、街道各级台联组织的领导指导下,深入细致地做好对台胞台属的各项服务工作。卓宗南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在圆两岸同胞的中国梦征途中尽己所能,并于2021年获得古美街道台联分会优秀志愿者的称号。另一边,沈保华从军队退伍之后,离藏返沪,进入上海的一家无线电厂成为了一名车间工人。这样一颗螺丝钉的平凡角色,沈保华一直扮演到退休。从大学生到一名军队中尉,再到一名平凡工人,我们再一次好奇沈老如何看待自己的角色转变,有没有心理落差?沈保华毫不犹豫地回答:“当初,我是因为热爱英语而考入上外,后来又在中印冲突中做翻译,我至今都很自豪,从没后悔过。”在沈老眼中,知识分子与车间工人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什么岗位,只要国家需要,就在那里生根发芽,无怨无悔。


结语:作为中印边境冲突和秦山核电站建设的亲历者,卓宗南在祖国的和平与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一直默默收集从毕业到参军,从工作到退休的相片,封存在一本黑皮硬质相册中,并仔细标注了时间和事件。60年代的上外校徽、参军时期的报纸、在核电办工作时与会人员名片……风雨八十载的荣誉被他小心用牛皮纸袋包裹珍藏,却鲜少向人提起。在我们不断地深入挖掘下,那段激荡的岁月重新鲜活起来。


卓宗南将珍藏了半个多世纪的军帽等珍贵文物捐给母校


      品尝过人生百味后,卓宗南依然腼腆低调。谈起母校上外,他谦逊地说:“我永远是上外的学生”。卓老鼓励今日的上外学子,在校努力学知识,将来能为国家做实事。踏实工作,老实做人,在国家有需要的时候主动奉献,站好每一班岗。简单朴素的言行体现出卓宗南人生的信条,也是他璀璨人生的生动写照。沈保华也寄语上外学子:“学习外语是为了更好地为国家、为人民服务。” 沈老就是这样践行这个信条,一生兢兢业业,于平凡岗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卓宗南、沈保华两位老校友是那一代上外人的缩影。谨以此文,纪念那一段难忘的历史,纪念那一代上外人!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骄傲!历史不会忘记!上外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