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U文脉|跳出印章看印章 ——文化界前辈姜椿芳先生与“站立”的篆刻

发布者:档案馆、校史馆、语言博物馆发布时间:2023-03-05浏览次数:54


跳出印章看印章

——文化界前辈姜椿芳先生与“站立”的篆刻

      姜椿芳先生(1912-1987),江苏常州人,中共中央编译局原副局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原总编辑,上海外国语大学首任校长,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翻译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姜椿芳审阅《中国大百科全书》稿件


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的姜椿芳铜像


PART 1

图片

无私奉献的一生


姜椿芳先生是我党的高级干部,他的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16岁前,常州少年时期(私淑和高小);16-24岁,哈尔滨学俄语并进入宣传战线时期(8年);24-40岁,上海文艺战线时期(16年);40岁后,中央编译局时期(35年)。他19岁加入共青团,20岁转为共产党员,他的一生饱经磨难,而理想信念却历久弥坚。

解放前,姜先生在哈尔滨和上海从事抗日救亡革命工作,主要是编译出版、理论宣传、影片发行、编剧演出等进步文化工作,曾任上海地下党文化总支部书记,负责组织上海文化界的统一战线。29岁创办《时代》周刊,传播革命文学;33岁创办《时代日报》,传播党的声音。

解放后,姜先生主要做了三件大事:一是创办华东人民革命大学(舒同任校长)附设上海俄文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前身),时年37岁;二是任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总编辑,调任北京时40岁,即着手组织马恩列斯三大全集的翻译出版和《毛泽东选集》外文版的出版工作;三是文革后,63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倡议、编辑并引领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出版事业。


姜先生深耕于翻译、文化、教育和出版多个领域,是典型的双肩挑、学者型甚至跨学科型的领导,他学养宏富,虚怀若谷,著作等身,著译成果达数百万字,创作时间跨度达半个世纪。《姜椿芳文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共十卷,其中,他翻译的诗歌、歌词、戏剧、中短篇小说、文艺杂论、政论时评共六卷,235篇(部)。他创作的政论性杂文、电影及戏剧评论、翻译理论、创作杂谈、书稿序言共两卷,210篇。怀念、忆旧类随笔单独一卷,79篇。最后一卷收录了他关于大百科全书和辞书的论述、讲话辑要、亲笔撰写的百科条目、媒体采访,以及最后十年(1978-1987)的日志。


赵朴初题字“文化灵苗播种人——姜椿芳”  

(《姜椿芳文集》第一卷,16页)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图文中心

姜椿芳手稿及著作展


      2022年秋,正值姜椿芳先生诞辰110周年,上海外国语大学特别筹备了纪念展,也分为四大篇章——“坚韧不拔,久经考验”体现出革命意志与斗争精神;“怀才抱器,克己奉公”传递出浓浓的家国情怀;“春风化雨,言传身教”是打造学科、学术体系,为教育立德立言;“革故鼎新,功在千秋”是通过马列著作和大百科全书的出版,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奠定基石。


上海外国语大学档案馆、校史馆、

世界语言博物馆的姜椿芳特展


      姜先生是从党的宣传战线做起的,根据工作需要,从新闻翻译到文艺文化,他不断地学习,不断打磨语言与思维,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哈尔滨时期,在他家曾召开过省委常委会,他和母亲张长生掩护过抗日名将杨靖宇,他也坐过日伪的监狱,对敌斗争丰富。八年抗战、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主要从事宣传、文艺、统战、教育、编辑出版等工作,为宋庆龄做过翻译,1936年刚来上海就见过鲁迅一面(现在的上外校名即为鲁迅集字),与梅兰芳、周信芳等戏曲大家多有往来。但他的主要精力是外语编译、宣传和出版工作,和苏联的文艺名家也有交往和互动,《姜椿芳文集》第九卷中有多篇回忆文章可为印证。



姜先生的主要成就是在编译、办学和出版,人生轨迹是从学俄语、用俄语(编译、宣传)、教俄语(办学校)、中苏文艺文化交流,再到编撰汉语的百科全书,建构现代汉语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他与文化界泰斗往来甚密,但始终保持着君子之交,自有风范。解放前,因担心“面目过红”而影响工作,他与文化名人的接触并不过密,解放后,另有专人做统战工作,他也顾全大局,令行禁止。比如,他29岁时为京剧“麒派”创始人周信芳编写《史可法》剧本,做了充足准备,收集了《明史》《南明佚史》等资料,但剧本尚未完成,他又接到党组织交办的创办中文版《时代》周刊的任务,他只好将提纲交还周信芳。后来,周信芳演出的《史可法》获得成功,凸显了重气节、反屈辱的浩然正气。


值得一提的是,置于《姜椿芳文集》各卷卷首的80幅珍贵照片,他与文化名人都是工作合影,而且多幅是亲自“登门”为总编委会委员送聘书,尽管他文革后视力和健康状况很不佳,这体现出诚挚敬意和谦谦君子之风。


1985年10月,《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编委审稿会

(姜先生与语言文字学界泰斗吕叔湘、季羡林、周祖谟、朱德熙的合影,

尽管在C位,但侧身、略后退)


PART 2

图片

篆刻服务于生活


我们读姜先生的著译,可以了解他工作中的样子,他的价值观和理念,读姜先生的怀旧随笔,可以理解他的情怀情感,而如果通过他的手稿笔记、签名用印则更能有见字如晤的真切感受。

我们没有找到姜椿芳先生直接论述书法、篆刻的文字(这和翻译家傅雷还不太一样,或因他有公职身份),但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校史馆里却陈列着他的16枚印蜕和签名,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朱迹与墨痕,走进姜先生的内心世界,以侧面了解他的精神价值和美学观。

据《姜椿芳年谱》记载,他小时候在常州念过五年私塾,读过《三字经》《百家姓》《大学》《中庸》《孟子》《幼学琼林》等书,还上过四年的教会小学,学过一些英语。他的国文基础扎实,哈尔滨两年高强度的俄语新闻编译工作迅速提升了俄语水平,汉语译本流畅自然,汉语创作得心应手。

姜先生的这16枚印章,工工整整,主要取法元朱文,以书入印,对于篆法和布局颇为用心,这得益于他的文艺综合修养。对于这样一位文化界前辈,不能纯从“印宗秦汉”的专业角度来做学理性、考究性的评价。而应该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工作圈、生活圈来看待,这同时也可以看出篆刻艺术对于新中国高层领导的影响。他从一工作开始就与出版、宣传结缘,非常能静得下来,写写、画画、刻刻,才华横溢,应该是符合他“趋静”性格的。



印章篆刻学是文艺的一个分支学科,与其他门类是相通的。从戏剧观看,姜椿芳在昆曲的传统之中,尤其推崇京剧,并划分出舞台剧,为革命和时代服务。所以他的篆刻也是工稳一路,没有写意印式,他公务繁忙,还要潜心研究写文章,自然没有更多的业余时间从事纯艺术的临习、创作和鉴赏,但这几方罕见而珍贵的印蜕,侧面可以看出海派金石篆刻对他的影响,印章这种形式让他着迷,他取法明晰易懂的小篆元朱文,方便大众传播,也符合大众口味,而不取大写意。为何说这是他的业余爱好?因为他不仅给自己刻,还给妻子和孩子刻,他孩子多,不可能只刻几方吧?所以这些展品只是他的习作的一小部分。

姜椿芳,别名椒山,由于从事地下工作的需要,他的笔名竟然有林陵、什之、厚非、江水、叔懋、侯飞筠、蠢仿、绿波、常江、少农、江鸥、贺青等20多个,有的笔名直到解放后还在使用,如1957年的“林陵”签名和“林陵”印蜕。


姜椿芳在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合同上的签名(45岁)


印蜕1:林陵(朱文)


      他的签名洒脱流畅、连绵起伏,受字母文字的影响,圆转的笔画和笔法多,而方折的笔画少,这可以看出他的包容境界和绵里藏针,所以他能熬过漫长的近七年的监狱生活,并在文革后复出,大放光彩。


印蜕2:姜椿芳(白文)


印蜕3:姜椿芳(朱文)


印蜕4:姜椿芳(朱文 椭圆)


这几方名章,其篆法和刀法水平不低,姜先生家里是有一些字画收藏的,而且和赵朴初也有字画往来,所以眼光不低,虽然看不出他跟哪位名家学过篆刻,或者系统临摹过秦汉印,或者得到过馈赠。所以他自己钻研并动手刻制的可能性更大,且朱白、方圆、宽边、细边都有尝试,应该是下了不少功夫的。即使这三方有可能出自专业篆刻家之手,那也必定是姜先生认可和喜欢的(可以继续考证)。

“姜”字如果独自成行的时候,重心稍偏高(印蜕2和3),下面有大片的留红或留白,这和“陵”(印蜕1)一样,都体现出“站立”之感,字如其人,也吻合其挺拔的身材,同时也回应了时代之问,体现出迫切想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愿望。前四方的篆法和刀法都很不错,尤其第2和第3方,颇具神采和风格。第4方以椭圆刻名章不多见,体现出不拘一格,“姜”字的线条非常挺拔,“椿芳”的两个草字头也有变化,若“春”再靠上一点会更佳。第5方试着以宽边朱文的古玺印式(一般是配大篆或楚简文字)配小篆创作,便于识别,这也非常精彩,作品虽然不多,但是尊古而不泥古,敢于创新,气魄非同一般。印蜕6应该和印蜕5正好互补,看得出姜先生在篆刻实践中还是勇于接受不同印风的。


 

印蜕5:姜椿芳(宽边朱文古玺)                   印蜕6:姜椿芳(白文古玺)


  

                       印蜕7:姜椿芳(朱文 宽边)                       印蜕8:椿芳珍藏(朱文)            印蜕9:什之(白文 椭圆形)


      第7方应该是早年的作品,篆法和刀法都显得稚嫩一些,像“姜”的篆法值得商榷,“椿”字中下部的“日”没有回旋余地。印蜕8也驾驭乏力,草字头太多,很难处理。印蜕9的“什”的单人旁采用反文,理据不足。这几方应该是姜先生早年的习作。


  

印蜕10:张安英(朱文无边)     印蜕11:家在逍遥津(白文随形)       印蜕12 :姜康声(白文随形)


张安英是姜先生的妻子,他们于1935年春结婚,半个世纪相濡以沫,张安英是基督教会牧师张海云的妹妹,一直在上海,结婚时来哈尔滨。印蜕10应该也是姜先生较早刻制的,用的是无边朱文,像极了我们小时候自己琢磨篆刻时的作品。虽然他们都有教会经历,但姜先生依然采用最传统最中国的艺术方式给妻子刻印,作为最朴素的信物。中国篆刻具有极大的魅力,最能够打动心灵。

印蜕11(出处待考)的“家”字下面的“豕”需要商榷,因为一般就是一横,很少有写成“口”的。而且布局比较平,字与字之间缺乏互动,“津”字的刀法和其他字也不协调,如果用浙派刀法,三角形应该是朝上的。并且,专业的印学家很少用随形印来刻印的,尤其是名章(如印蜕12,人名待考),姜先生多枚随形印正体现了他和专业圈是保持着距离的,所谓“辞达而已矣”“够用即可”,不苛求完美,在业余的篆刻中,他已经获得休息和放松了。

还有两方“抗生学画”“尼那(妮娜)学画”,这应该是为孩子们刻的书画用印,盖在他们的作品上,舐犊情深,传递出浓郁的父爱,根据1952年的全家福照片,姜先生有六女三子,儿子都是取名为“生”(战生、抗生、解生),女儿都取名为“娜”(妮娜、齐娜、望娜、林娜、婷娜、路娜),他应该不会就只给两个孩子刻了印吧?


姜家全家福


  

   印蜕13:抗生学画(朱文宽边)             印蜕14:妮娜学画(白文)                印蜕15:姜妮娜(朱文无边)


      印蜕13“抗生学画”,“学”下面的“子”用了反文,以取得和“抗”字的提手旁相呼应,可见他是有自己的思考的。印蜕15的无边款设计也是颇具匠心,刻得浑朴大气,并没有因为是女儿就刻得纤细,可见他对子女寄予厚望。姜先生作为党的高级领导,一定不会轻易开口请人治印,他们这代人自力更生,喜欢什么就学什么,作为业余爱好,也会尽量做得专业些。


PART 3

图片

篆刻服务于时代


黄宾虹说过:“艺术可以救国。”因为“艺术代表了一种精神价值。精神价值现在真是太缺乏了,全世界都一样!”(傅聪语)这在提倡“文化自信自强”的今天,我们要更多地挖掘传统艺术以服务于这个时代。

下面这方元朱文印蜕16“中国歌舞剧社”是重点,因为是篆刻创作结合工作实际,刻得大气磅礴,“中”字取旗帜飘动之本义,“中国”二字稳重大方,具正大气象。“社”字增加两条斜线,以取得和“中”字的呼应,也避免留白过大。“舞”字下面也分得较开,呈“八”字形,以取得与“歌、剧”的平行支撑效果,方中寓圆,甚至寓三角,体现出使新剧种站立起来的迫切愿望。


《演员自我修养》(署名叔懋译)


印蜕16:中国歌舞剧社(朱文斋馆印)


周星驰剧照





这方印章的时代背景是:

1938年,26岁的姜椿芳接任中共上海地下党戏剧支部书记,广泛组织群众性的戏剧团体,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当时各行各业和大中小学纷纷成立自己的剧团,竟达120多个,非常活跃,史称“小剧场运动”,这也是统战工作的组成部分,团结了一大批文化界进步人士和左翼文艺工作者。

在基础理论方面,姜先生抓住了重点,首先翻译介绍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自我修养》,使中国演员对表演技巧和艺术素养等有了全新的认识。直到今天,《演员自我修养》依然是我国艺术院校学生和广大演员的必读书目,影响深远。(很多人对这本书的印象来自周星驰的电影)

姜先生还在促进中国民族音乐、中国歌剧、中国舞剧、中国音乐理论方面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可见,艺术理论和修为是相通的,所以我们通过印章篆刻艺术也可以管中窥豹地理解姜先生的观点,同时像一面镜子一样,跳出印章看印章,刀笔皆需随时代,为时代“立心”。

1944年初,32岁的姜先生在上海组建了中国歌舞剧社。1945年由姜椿芳编剧,俄罗斯音乐家阿甫夏洛穆夫作曲并导演的《孟姜女》在上海公演,这是首部中国特色的音乐剧。姜椿芳将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舞剧相结合,根据中国观众的习惯,创新剧种并首演成功,此举得到宋庆龄的支持,亲自到场主持,并为全体演职人员颁发纪念章。梅兰芳、周信芳、夏衍、于伶、沈知白、傅雷、王元化等数十位名人在《大公报》上联名写推荐文章。

通过印章背后的故事挖掘,将篆刻融入时代、事业、家庭、生活之语境,使我们能更好地读懂前辈的筚路蓝缕和艰苦朴素,也理解他们古为今用和敢于创新的时代风貌。同时,透过这些笔墨朱迹与刀痕,我们也能摩挲前辈的心路历程,在心意相通中,不断激发我们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