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U文研 | 讲座回顾——PUP云端学术讲坛(第46期):太空威慑与日美太空安全合作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3-03-06浏览次数:45

SISU | PUP

第46期云端讲座的回顾来啦

内容精彩,不容错过~


讲座回顾

PUP(Postgraduate and Undergraduate Partnership)云端研学共同体是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与共青团上海外国语大学委员会支持下成立的本硕博一体化研学共同体。本期云端学术讲坛邀请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洪云鑫讲座题目为《太空威慑与日美太空安全合作》,吸引了近百名学友参会,共同学习交流。

图片


一、研究背景

讲座开篇,洪云鑫根据国际复杂局势的变化,指出日本与美国目前已加强双方在太空领域的合作。在2023年1月,两国同意将太空合作纳入现有日美安保体系的协防义务范围,从而将太空安全的重要性提升至新的高度,已初步体现太空威慑作用。因此,使用既有太空威慑理论来解释当前日美太空安全合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二、太空威慑的研究回顾

图片

为更好理解太空威慑,洪云鑫指出首先需要理解威慑的含义:使对方认识到它想要进行的某个行动会受到严重报复,或者行动效果将不明显,从而致使对方放弃该行动。太空威慑则是通过自身的航天实力达到震慑和遏制对手的目的。同时,洪云鑫还介绍了包括“圣域学派”、“情报学派 ”、“控制学派”和“残存性/脆弱性学派 ”在内的现有的太空威慑理论。


三、日美太空安全合作的环境

图片

洪云鑫在讲座中分析了日美两国达成太空安全合作的背后原因:整体太空活动环境改变,具备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数量明显增加,太空碎片引发外空碰撞事件的风险也在上升;国际太空军事力量发生改变,多国太空军事化进程明显加快,进攻型太空能力持续扩散;日美太空地位发生改变,美国的优势地位相对下降,日本的太空能力逐渐提升,同时,两国的太空脆弱性愈发凸显。


四、日美太空安全合作的实践

洪云鑫指出,2015年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新增了“太空与网络空间领域的合作”部分,将“加强太空安全合作”首次写入合作指针,政治对话机制逐步形成。由于日本自身法律解禁较晚,太空技术储备不足,因此由美国帮助日本研制卫星。日美共享太空态势感知(SSA)能力,日本将本国雷达接入美军太空监视网络(SSN),同时在本国卫星上搭载美国的SSA设备。同时日本也参加了美国主导的太空战演习,比如战术层级的“全球哨兵”(lobal Sentinel)演习以及战略层级的施里弗”(Schriever Wargame)演习。


讲座结束后,洪云鑫针对外语学科背景研究生如何开展国别与区域研究指点了迷津。他认为首先要明确自身学科所属,而后进行学科交叉工作,并应广泛阅读专业文籍,明确学科地图;此外,还要广泛接触各学科的前辈,切磋探讨;最后,搭建系统性的理论框架。洪云鑫还回答了现场提出的其他问题,为不同学科背景的师生开展国别与区域研究提供了许多新思路,与会师生均表示获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