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U文脉 | 【校友故事】平凡世界,赤子之秀——李子秀校友档案史料捐赠仪式在校友中心举行

发布者: 档案馆、校史馆、语言博物馆发布时间:2022-11-22浏览次数:50

      2022年11月11日,李子秀校友档案史料捐赠仪式在虹口校区校友中心举行。此次捐赠是受李子顺先生(李子秀校友的弟弟)的委托,由李子秀的小学同窗、清华校友袁帆先生代为转交。校友会秘书长王会花、校史馆副馆长周源源老师代表学校接收捐赠物品,参加捐赠仪式的还有校友会副秘书长赵牧、秘书张伟平。



      袁帆先生深情怀念了他与李子秀的友谊,并简要介绍了此次捐赠的缘起。2021年10月,在上外校庆72周年到来之际,校友会向海内外校友发起了《献给母校72岁生日——我的上外记忆》征稿启事,期间,李子顺先生与上外校友会联系,向学校捐赠50册由他编写的李子秀纪念文集《赤子之秀》一书,作为对哥哥的怀念,也以此代为表达对母校培养的感恩之情。在与校友会的接触过程中,李子顺先生萌发将哥哥生前珍藏的与上外有关的一些物品捐给学校的想法,并委托生活在上海的袁帆先生代为办理。



      李子顺先生在线上参加了捐赠活动。他谈到,上外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他们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哥哥子秀只是上外毕业生中普普通通的一员,他在特殊的年代,以他的才智为国家为社会贡献了微薄之力。他为有这样一位平凡而优秀的哥哥而骄傲,感谢上外对哥哥的培养,感谢校友会对此次活动给予的重视。他希望通过此次捐赠圆满哥哥的心愿,为上外校史做出一点贡献。王会花老师代表校友会向李子顺先生和袁帆先生的捐赠义举表达衷心感谢。她说到,从《赤子之秀》中能够深切感受到李子秀校友在短暂的人生历程中浓浓的亲友情、同窗情、家国情,真实、真挚,感人至深。李子秀校友自省自律、心怀大爱、不断自我提升,作为一名党员,他关心国家的发展,对党的事业和民族的命运有着高度的关注和深邃的思考,他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平凡上外人不平凡的精神世界,他的事迹可学可做,精神可追可及,值得每一位上外人学习。王会花老师表示,一定会充分珍藏并利用好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传承发扬李子秀校友的赤子心、上外情。



      档案馆、校史馆副馆长周源源表示,此次捐赠物品均为李子秀生前在学校学习和生活期间的相关留存,包括毕业证书、在读期间的银行存折、入校时学校发放的《入学注意事项》等多件珍贵的档案资料,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的档案馆馆藏,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周老师指出,这些物品不仅承载老校友对母校的深厚情感,更见证了学校在20世纪70年代的发展历程,为学校校史馆展陈和校史档案编研补充了珍贵的史料。近期,档案馆、校史馆将对这些史料进行进一步的挖掘、整理和研究。



      本次捐赠活动的委托人袁帆先生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杰出校友,长期致力于清华校史史料的挖掘整理和宣传工作。捐赠仪式上,袁帆先生向校友会赠送了《清华校友通讯》,并就如何做好高校档案史料的收集、挖掘和保管等与上外同行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校友简介



      李子秀,上外1976届俄语专业校友。1969年,根据国家国防战略的需要,海军部队决定从北京、天津两地的大学、中学中招收一批学俄语的学生入伍。经严格挑选,在北外外语附校读俄语的李子秀成为了海军一员。在部队表现优异的李子秀经部队推荐、学校考试,于1973年考入上外。



      1973-1976年在上外学习期间,李子秀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同时钻研经典的马列著作,广泛涉猎西方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逻辑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著作。三年求学路使得李子秀的视野变得开阔,思想开始成熟,掌握了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思辨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为日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学心目中的子秀,为人谦和、善于交友、幽默诙谐、活泼开朗、办事稳重,不仅成绩优异,还多才多艺,会打快板、说相声、诗朗诵……。


      毕业后返回原部队工作投身改革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他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经常熬夜加班工作,因身感不适,于1981年底检查中发现得了高黄疸。后病情时好时坏,子秀以顽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与病魔做斗争,但天妒英才,李子秀于1988年6月平静地离开了世界,匆匆走过34年平凡又不凡的人生。



      李子秀有记日记的习惯。2019年,其弟李子顺在整理哥哥遗物时,发现了尘封30余年的保存完好的李子秀生前写的日记、书信、文稿等珍贵资料,弟弟子顺被哥哥子秀璀璨的精神世界所震撼,于是有了《赤子之秀》,又有了今天的捐赠故事。



李子秀的爱,不仅仅给了他身边的人。他爱国家,爱军队,爱工作,爱读书,爱一起跋涉的同路人,爱那些偶遇的弱小且需要扶助的人……他在持续不断的思考和反省之中,将自己的凡身修炼到了近乎圣洁的境界。

——刘恒(现为中国文联副主席,

北京作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