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胡孟浩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3-04-22浏览次数:238

怀念胡孟浩


1998年10月胡孟浩(右)与本文作者孟庆和合影


2015年5月某日,我专程前往华东医院拜望因病住院的老校长胡孟浩教授。彼时胡校长已失去言语能力,但思维尚且清晰,我们只能依靠一块写字板简洁的书写着交谈的信息。但万万没有想到,这次见面,竟是我们的诀别!同年9月1日,胡孟浩老校长驾鹤西去,享年88岁。

1972年我进入上外俄语专业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五十年来,每当想起老校长光辉的一生,他那高大伟岸的身影就会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斯人已去,风范长存。


上外史上第一位学生会主席

从中学时代起,胡孟浩就特别喜爱外语,当时学的是英语。之后考进了同济大学机械专业,但他对德语学习又投入了十分的热情。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建国伊始,百废待兴,急需各种专业人才,特别是俄语人才。于是,他开始思索,根据自己的爱好重新选择今后的人生道路。恰于此时,上海俄文学校(今上海外国语大学)公开招生,他毅然决然放弃了同济大学机械专业,报考上俄,由此开始了外语教学与教育生涯。

当时的上海俄文学校隶属于华东人民革命大学,第一届学生共394人,胡孟浩担任中级班班长。在这个革命大家庭里,学生和学生之间都亲密无间,相互关心和照顾,学习生活既紧张严肃,又丰富多彩。在学习之余,很多同学都会参加一些社会工作。不久,学校召开了第一次学生代表大会(相当于现在的学生会),由学生自愿报名竞选学代会主席。朱纯老师(原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回忆说:“当时我的同班同学,一位来自同济大学的胡孟浩,十分热衷于社团活动,能说会道,能拿主意,风头很劲。在组建学生会时,他是主要候选人,我也被列入候选人中。选举时正好有位代表邵洁同学缺席未选成,后邵洁到场,要由她确定胡孟浩和我之间选一个人担任主席。她不假思索地选择了胡孟浩。于是胡孟浩当上了学生会主席。”


提前毕业留校任助教

1950年底,上海俄文学校招收第二届学生400余人,师资出现严重不足。当年俄语教师中90%是苏联侨民,培养中国人自己的俄语教师迫在眉睫。学校决定从仅学了一年俄语的第一届学生中挑选20多名优秀学生提前毕业,留校担任助教,以充实师资队伍。1951年元旦起,胡孟浩以助教的身份,开启了他的外语教学生涯。校领导十分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让他们半天当助教,半天进修提高,并派有教学经验的苏侨教师进行辅导。每天上午,他们随苏侨教师走进课堂,学生们有不懂的地方,他们当堂作些必要的翻译和解释。有时上午三四节课由他们单独给学生上辅导课,讲授基本的语法知识,训练学生的俄语基本功,解答疑难,有时还帮苏侨教师批改作业。这是名符其实的助教工作。每天下午,他们自己学习进修,在苏侨教师的辅导下学习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果戈理、托尔斯泰等人的作品。当时,常有苏联代表团来上海访问,每当市里翻译人手不够时,助教们就应邀前去参加接待和口译工作。此外,他们配合教学工作,还翻译了一些苏联语法书和教学法书籍,大大提高了他们运用俄语实际工作的能力。

1953年起,苏联政府派遣俄语教学专家来我校工作。青年教师作为苏联专家的助手,系统地听了专家给高年级学生、研究生班讲授的语言学引论、现代俄语、苏俄文学史、俄语教学法等课程,逐渐掌握了这些方面的理论知识。

1954年学校第一次评定教师职称时,胡孟浩、郑泽生、戚雨村等成了母校亲自培养成长起来的第一批讲师。


莫斯科大学优秀留学生

1955年,胡孟浩被学校派往苏联莫斯科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学习,该系的课程有语言学引论,现代俄语、外国文学、俄罗斯古典文学、俄语实践课、外语实践课(英语、德语、拉丁语)等。每天上午有6节课,下午和晚上自学,学习生活十分紧张,差不多天天都要学到深夜才能就寝。尽管在国内已学了四五年俄语,但初进莫斯科大学的胡孟浩听大课还相当吃力,不少地方似懂非懂,记笔记也有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俄语环境的熏陶下,他逐渐适应了。

起初两年,他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学习大学本科基础课程上,后来他觉得,“我既然已有大学毕业的学历,又有多年的教龄,何不改为直接攻读副博士学位呢?”在俄语教研室副主任叶菲莫夫教授的鼎力相助下,系里批准了他转为研究生。和他同去留学的几位中国青年教师在他的鼓舞下,都提出了申请,先后被批准直接攻读副博士学位。当时同他一起留学的我校青年教师廖鸿钧(后任上外教授,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也转为研究生了。

胡孟浩在莫大的博士生导师是苏联著名的俄语句法学家波斯彼洛夫教授,他在俄语句法研究方面享有盛名,他对无连接词复合句的本质以及对它的句型的描述与分析受到俄语界的重视。作为一个中国留学生能跟他学习,胡孟浩内心非常高兴。

根据苏联学校的规定,在开始从事论文写作之前,先得通过几门研究生课程考试:主要有哲学、普通语言学、现代俄语以及两门外语(他选了英语和德语)。要想通过各门课程的考试实非易事,先得阅读上百本书。以哲学为例,在书单里就开列了很多部著作,不但要读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而且还要啃黑格尔、费尔巴哈、康德等人的著作。这可是一份令人望而生畏的书单。普通语言学的书单也是洋洋大观,不但包括俄罗斯语言史方面的一些代表人物的著作,而且列入了西方著名语言学家如索绪尔等人的著作。现代俄语是专业课,考试范围相当广,涉及语音学、音位学、词汇学、语法学和俄语历史。

只用了一年半时间,胡孟浩先后通过了以上全部课程的考试。从研究生的第二年开始,他就着手撰写论文,同波斯洛夫教授的接触也就密切起来了。教授当时已年届古稀,他高兴地说:“胡孟浩可能是我最后一位研究生了,此后我不准备再带研究生了。最后一位研究生是中国人,我感到十分高兴,非常荣幸。”

1960年6月,胡孟浩完成了论文撰写,按照苏联惯例,申请学位论文答辩者,需在报纸上登广告,欢迎所有愿意参加的人出席论文答辩会。10月底,论文答辩会如期举行,校内外专家学者共100多人出席,莫斯科大学语言文学系的所有知名学者大都到会。最终胡孟浩顺利地通过了论文答辩,获莫斯科大学副博士学位,成为上外俄语专业第一批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之一(另一人为廖鸿钧)。

在攻读副博士学位的过程中,胡孟浩听了莫大俄语教研室主任、著名语言学家维诺格拉多夫院士讲授的俄语语法,舒郝津教授讲授的俄语词汇学,库兹涅佐夫教授的俄语历史、历史语法等课程,这为他以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上课之外,胡孟浩凭借良好的俄语口语和极强的活动组织能力,在研究生学习的第二年,被中国留学生一致推选为莫斯科大学中国学生会主席。当时在莫大的中国学生有500多人,是莫大最大的一个外国学生组织。1959年6月,和他一起在莫大留学的谷超豪(著名数学家,2009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通过莫斯科大学科学博士论文答辩,成为第一个在莫斯科大学作博士论文答辩且被授予博士学位的中国人。为了庆祝这个意义非凡的日子,胡孟浩等人组织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庆祝会,莫斯科大学校长彼得洛夫斯基院士也亲自前来祝贺,并在会上盛赞中国学生的刻苦学习精神,以及令苏联学生十分钦佩和羡慕的优良成绩。作为中国学生会主席,他还应邀参加各国留学生的活动,认识了不少外国朋友,增长了国际知识,开阔了国际视野。


现场聆听毛泽东的著名演讲

1957年11月17日,这是胡孟浩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这是一个星期天的上午,莫斯科刚刚下过一场大雪,整座城市银装素裹,在清澈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一天,莫斯科市各大学的3000多中国留学生接到通知,上午全体学生在莫斯科大学大礼堂集合,听取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向大家作形势报告。同时,又传来一个令人无比振奋的消息:毛主席有可能也会来看望大家!

下午6时刚过,大礼堂里已是人山人海,毛泽东同邓小平、彭德怀、乌兰夫、陆定一、杨尚昆等领导人来到了莫斯科大学大礼堂,毛泽东穿着一身灰色中山装,身材魁梧,红光满面,从主席台前一端阔步走向另一端,微笑着频频挥手向学生们致意。毛泽东走到哪里,哪里的人群就像潮水一般涌动,所有的人都扑向前排,希望离伟大领袖近点,再近点。胡孟浩作为莫大中国学生会主席,被安排坐在较前的位子,此时的他已经激动不已了。

毛泽东随手从讲台上拿起凉水瓶向杯中倒水并举起水杯说了声“同学们好”就一饮而尽。这时大礼堂里响起了一阵掌声,所有人的眼睛都随他的一举一动而移动。在刘晓大使介绍完随毛泽东一起来校的各位领导之后,毛泽东摁灭了香烟,站起来走到台前说道:“同志们,我向你们问好!”台下再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毛泽东带着浓重的湖南口音开始了他的讲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中国的前途是你们的,世界的前途是你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这时全场立刻响起“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的欢呼声,震耳欲聋的掌声经久不绝。

已经过了7时了,毛泽东这才说:“我们该走了。”

同学们立刻全体起立,用热烈的掌声向他们送别。

毛泽东一行人离开了莫斯科大学,可是3000多中国留学生仍然长久地聚集在大礼堂里,大家齐声唱起了“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时胡孟浩才发现自己的手掌早已拍得发红、发痛了。

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接见中国留学生时发表著名演讲“世界是属于你们的”


开创中国俄语教育新篇章

1960年12月,胡孟浩回到了母校上海外国语学院。1964年2月,就任俄语系系主任。1966年“文革”开始,他受到冲击,并被“靠边站”。1972年“复课闹革命”,重新接任教学工作。1978年3月,学校恢复了他的俄语系系主任职务。

1978年8月,胡孟浩被任命为上海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负责全校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工作。

为了加强我国的俄语教学与研究,推动全国的俄语教育,1980年春,胡孟浩牵头筹建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1981年5月,中国俄语教学与研究会在上海成立,胡孟浩被推举担任第一任会长。同时由他担任主编、创办《中国俄语教学》学术期刊。当时全国俄语教学处于低谷,成立研究会和创办俄语学术期刊,对鼓舞全国俄语界的士气、发表俄语学术成果、推动发展俄语教育有着巨大的意义。

1982年9月,国务院任命胡孟浩担任上海外国语学院院长。

1983年11月15日,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在重庆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胡孟浩在大会上致开幕词。从大会收到的论文来看,既有研讨俄语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也有研讨教学管理改革、具体的教学方法以及介绍语言理论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的经验。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俄语教学与研究掀开了新的篇章。

1984年10月,受国家教委委派,胡孟浩率领中国俄语教学代表团首次访问苏联。在中断了20多年的联系后,中国俄语教学代表团终于来到了莫斯科,受到了苏联外语界新老朋友的欢迎。代表团会见了国际俄语语言文学教师协会(МАПРЯЛ)秘书长科斯托马罗夫院士,胡孟浩向院士表达了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作为中国俄语教师的代表加入МАПРЯЛ的愿望。МАПРЯЛ是隶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国际组织。1985年8月,МАПРЯЛ召开代表大会,一致同意接纳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为该国际组织的会员单位,并向我会发出邀请信,邀请我会派代表出席1986年在布达佩斯召开的МАПРЯЛ第六次代表大会。从此,中国俄语教师同国际俄语教师恢复了交往,得到了我国俄语教师的普遍欢迎。在访苏期间,苏联同时希望中国能将苏联科学院《八〇年俄语语法》全书译介给中国俄语教学界,胡孟浩接受了这个建议。这部巨著共300多万字,翻译工程浩大。胡孟浩出面组织了上外、北外、黑大、北大等兄弟院校的俄语教授翻译出版这部巨著。经过两年多的通力合作,终于1989年由我校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俄语界为介绍苏联的俄语研究成果所作的一次巨大努力。

1984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胡孟浩成为我国第一位俄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同年12月,胡孟浩被选为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1985年胡孟浩应聘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国语言文学学位评议组成员兼召集人。为了表彰胡孟浩为中国俄语教育作出的杰出贡献,1988年10月,国际俄语教师协会(МАПРЯЛ)向胡孟浩颁发了普希金奖章和证书。


把学院办成大学的首创者与实践者

我校是1949年创办的,一直到1981年底主要是培养外国语言文学的专业人才。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同世界各国在外交、经济、贸易、科学文化等各个领域中的交往日益频繁。可是,外语学院的毕业生不懂经济贸易、涉外法律、国际新闻传播等业务,而懂这些业务的人员往往又没有掌握外语,不能很好的适应四化建设和对外开放的需要。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胡孟浩认为:“今后不但要办好语言文学专业,而且要根据党和国家的需要增设一些新专业,例如国际新闻、国际经济贸易、国际经济法律、外事管理,对外汉语等专业,使毕业生不仅具有外语交际能力,而且掌握上述某一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1981年1月,胡孟浩与德国海德堡大学签订了《上海外国语学院与海德堡大学合作交流计划》,开创了上外与海外大学合作交流的先河。

从1982年起,我校在胡孟浩的领导下,逐步调整专业结构,条件成熟一个,就增设一个新专业。这一年中宣部给上外下达了一项任务:培养一批精通外语的新闻记者。1983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上外英语系增设国际新闻专业,从英语三年级的学生中选拨30名,学习英语新闻采写、国际关系等课程。改革之所以从新闻专业开始,是因为当时英语专业有些老师曾从事过新闻工作。就这样,上外的第一个复合型专业——国际新闻专业诞生了。不久陆续开设了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法、国际会计、对外汉语、教育传播与技术等专业。

1984年,在上外建校35周年校庆大会上,胡孟浩作了题为《改革教育体制,培养新型外语人才》的报告,在全国外语院校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我们专业外语院校的毕业生不仅要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而且还要掌握有关学科的一些基本知识……我们的总目标是:把单科性的专业外语学院逐步办成多科性的应用文科类的外国语大学。”

1987年8月,胡孟浩在上外主持召开了上海地区第一次“国际关系理论讨论会”,原上海市市长汪道涵、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宦乡,以及上海地区高等院校和国际问题研究机构的领导、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多年后,上海国际关系协会的一位秘书长曾说:“这件事(指上述讨论会)在全国有很大影响,每次学术讨论会上总会有人提到这次会议。以后所有的学术讨论会都是以上外的这次会议为基础。”

1989年胡孟浩接待德国专家

1989年胡孟浩在40周年校庆大会主席台上

1991年胡孟浩在“中国文化与世界国际学术会”上讲话(右为时任校党委书记朱丽云)

1994年2月,国家教委批准我校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这是上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从胡孟浩提出“把外国语学院办成外国语大学”以来,上外人发扬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精神,大家团结一致,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等方面不断创新。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达到了这一宏伟的建校目标。真可谓:十年磨一剑,学院变大学。

2013年3月15日,胡孟浩接受采访时对上外寄予无限的期望。他说:“我们的事业需要年轻一代来继承和发扬光大,上外人应该把传播中国文化作为已任,让全世界受益,我们应该为全世界作贡献。”

老年胡孟浩在餐桌上谈笑风生


最后的奉献

胡孟浩住院期间,他回忆起自己在上外的学习、工作、生活的一生,充满了对母校的一往情深。他平时经常告诫我们,不要忘记母校对自己的培养和关爱,饮水思源,缘木思本。2014年12月,在家属充分理解和支持下,他向上外领导提出,要将他一生的储蓄100万元人民币捐给学校基金会,用于奖励品学兼优学生、资助贫困生等,实现他一生报效母校、报效国家的心愿。他设立这个基金的名称就叫“思源教育基金”。

胡孟浩离开我们已经8年了,但他不断开拓、守正创新的精神将永远激励上外人,为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