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自2019年12月开馆以来,一直致力于彰显世界语言多样性,汇聚全球知识,融语言本体与语言教育研究于系列学术活动中。为助力实现“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多语种+”卓越人才培养目标,2021年春季学期推出语博大讲堂系列讲座,聚焦语言与生态、语言与哲学、语言与文学、语言与学科、语言与法律、语言与外交、语言与课程、语言与传播、语言与区域国别、语言与教师、语言与文化、语言与心理、语言与研究、语言与教育、语言与人工智能、语言与意识等专题,汇聚知名学者,纵论多维语言。语言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曰:“我语言的边界就是我世界的边界。”相信语博大讲堂系列讲座将进一步提升我们的素养,拓展我们的世界。
讲座题目
人类中心论范式下的语言意识研究
主讲人
刘宏 大连外国语大学
讲座时间、地点
5月3日18:30
腾讯会议ID:817-5903-6375
讲座内容
俄罗斯语言文化学家Ю.С.Степанов指出:语言是按照人的尺度建立的,这个尺度就记录在语言自身的组织当中,我们就应该根据这些尺度研究语言。因此语言学的主流将永远是一门研究人的语言和语言中人的科学,也就说明人类中心论是当代语言学研究的崭新范式。人类中心论范式下的语言学研究最终关心和解决的问题是人如何认识世界,通过何种方式把认知结果固定和反映在语言中,理解和阐释语言意义是语言学的最终目的和动机。“语言意识”这一概念的提出恰恰是人类中心论范式下语言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当代俄罗斯民族心理语言学派的主要理论贡献。语言意识是民族心理语言学、语言文化学和认知语言学等语言内部分支学科的共同研究对象,是关于认知、语言、思维与交际的跨学科概念,是俄罗斯语言学界、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我们通过分析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语言文化学领域的专家对“语言意识”概念的定义,揭示语言意识问题的跨学科性、民族性,探讨语言意识动态多样的生成机制、界限性质,讨论文本与语言意识的关系。
主讲人简介
刘宏,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上合组织大学中方项目院校校长委员会主席,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特聘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俄语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教材委员会学科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语委中国东北亚语言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翻译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副会长。研究方向包括语言文化学、国际政治语言学、俄语教学法与跨文化交际、外语教育。担任《外语与外语教学》编委会主任。出版《俄语语言与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俄语语言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等专著4部、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担任《理解当代中国》俄语系列教材总主编,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30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级科研和教改项目多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辽宁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