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U文研 | 讲座回顾——PUP云端学术讲坛(第59期):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英语教师心理韧性结构的个案研究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3-10-30浏览次数:10

PUP讲座

SISU*PUP

  PUP (Postgraduate and Undergraduate Partnership)云端研学共同体是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与共青团上海外国语大学委员会大力支持下成立的本硕博一体化研学共同体。


  本期PUP邀请了苏州科技大学褚文秀老师,她的研究兴趣为外语教育与外语教师心理等。本次讲座主题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英语教师心理韧性结构的个案研究,共吸引60多名学者参会。

研究背景

  

  讲座开篇,褚文秀老师向大家阐述了研究背景:近年来,教师心理韧性结构作为外语教师心理研究的新兴议题,成为了国际关注的热点话题。它在教师回应挑战、预测教师的职业倦怠、职业适应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教师心理韧性研究处于发展初期,质性个案研究和聚焦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尚且不足。因此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索中学外语教师心理韧性的结构特征和影响因素,对推动英语教师可持续发展提出思考。

研究设计


  接着,褚老师向大家介绍了研究设计:研究参考了Mansfield等学者于2012年提出的专业、情感、社交和动机等维度组成的教师心理韧性框架。研究以半结构化访谈为主,并采用了类属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即以概念导向和数据导向相结合,先进行自下而上的方式以数据为导向完成描述性编码和主题编码,再基于高中英语教师心理韧性特征框架进行主题分类,纵向挖掘教师心理韧性的结构特征。

研究发现与讨论


  褚文秀老师从多维度阐述了其研究发现:在专业维度上,教师具有管理组织学生和反思教学的能力。在情感维度上,教师能在复杂的教学环境中保持积极情绪,并在遇到困难时抑制消极情绪。在社交维度上,教师能够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和家校关系。在动机维度上,教师能对自己的职业产生认同感、价值感和成就感,且具有良好的目标定向能力。此外,褚老师还强调,教师心理韧性受教师价值追求、情感态度、教育目标、所处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在回应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带来的潜在压力过程中逐渐显现和发展。


  最后,褚老师建议未来研究者可进一步挖掘其他学段英语教师的心理韧性,并尝试探究教师心理韧性的过程发展机制。

  讲座结束后,褚文秀老师对线上听众的提问进行了细致的解答。本次讲座为外语教师心理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增添了新思路,与会师生均表示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