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U文研|藏品博览系列二十三:人造语言——魔戒精灵语
编者按
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自2019年12月开馆以来,一直秉持“语汇世界,言聚全球”(Words, Worlds)的立馆理念,致力于彰显世界语言多样性,汇聚全球知识。为全面开展人文交流、科普教育和学术研究,本栏目推出“藏品博览”专题,聚焦世界语言博物馆展品,陆续推出馆藏科普系列文章,以展陈世界语言多元面貌,向全球公众讲述世界语言文字故事。
导入
展品坐标:上外世界语言博物馆“说,沟通世界”展厅
托尔金说,创造语言是他隐秘的恶习。自从20世纪10年代,他便开始着手发明这些语言。在创造精灵语时,托尔金并不将主要精力投注在丰富词汇与日常表达上,他更注重不同精灵语间的语音、类型等语言学特征的历时演化。他创造了十多种精灵语,对应不同历史时期与不同精灵族群。
中土大地所有精灵语均源于其祖语(Ursprache,proto-language)——原始昆迪语(Primitive Quendian),好比现实世界中的原始印欧语。古精灵语随后演变成埃尔达通用语(Common Eldarin)。随着地域不同,埃尔达通用语又分化为了昆雅语(Quenya)与泰勒瑞通用语(Common Telerin),两者又随地域族群发生了进一步分化,前者进一步分化成了凡雅语(Vanyarin Quenya/Quendya)与诺多语(Noldorin Quenya),后者进一步分化成了辛达语(Sindarin)与南多语(Nandorin)。泰勒瑞精灵(Telerin)所说的语言则融合了两者特征。
原始昆迪语不仅分化出了埃尔达诸语(Eldarin languages)这一分流,还分化出了阿瓦瑞诸语(Avarin languages),分别对应“光明精灵”与“黑暗精灵”。在精灵历史的开端,他们生活在中土大地的东部远端。后来诸神相争,战争结束后,诸神决定邀请精灵来到诸神的国度维林诺(Valinor),去到维林诺的精灵被称为埃尔达精灵,而拒绝前去的精灵便是阿瓦瑞精灵。
埃尔达精灵分为三支,凡雅族、诺多族、泰勒瑞族,前两族各自说一种基于昆雅语的方言。而泰勒瑞族人数众多,在前往维林诺的途中发生了进一步分裂,一些精灵不愿继续西迁,留在原地,叫做南多族,而留守中土世界的精灵则叫辛达族,意为“灰精灵”。辛达族逐渐分成了四块,彼此语言都有细微区别,但能仍互相沟通。地域分隔自然让昆雅语与辛达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区别。
精灵语词首鼻辅音对比 | |||
主神语 | 昆雅语 | 林达语 | 泰勒瑞语 |
mb | m, umb | m, umb | m, emb |
nd | n, and | n, and | n, end |
ŋg | ŋ > n, ing | n, ing | ŋg, eng |
ŋgj | ny, iny, indy | ñ, ind | g, ang |
ŋgw | ŋw > nw, ungw | m, ungw | m, emb |
辛达语终究是精灵的语言。由于黑暗君王多次挑起战端,哪怕是寿命悠长的精灵王都因此而死,中洲的精灵王国又不断向偏远之地迁徙。战乱后的空旷土地最终成为了人类王国的领土。而随着精灵们纷纷渡海离开中洲,辛达语最终在中洲也步了昆雅语后尘,只在一些大学问家、文学家、贵族口中才会再提起。
上图展示了kwendi(最初意为“会说话的”,精灵们最初认为只有精灵才是能说话的生物)一词在各地精灵语中的演变形式。在昆雅语中,由此可见,托尔金在创设精灵语时,对“具体历史细节”与“历时演变”的重视。
我们可以从颇为著名的昆雅语著作Namárië(即“凯兰崔尔挽歌”)来一瞥精灵的文字。
首句转写/翻译:
Ai! laurië lantar lassi súrinen,/ yéni únótimë ve rámar aldaron!
啊,落叶如金,风中飞散飘舞/长日无穷,好似林木枝丫。
发音部位 | 茎秆左右 | 圆弧开闭 |
齿音 | 左 | 开 |
唇音 | 左 | 闭 |
软腭音 | 右 | 开 |
圆唇软腭音 | 右 | 闭 |
发音方法 | 茎秆上下 | 圆弧单双 |
清爆发音 | 下 | 单 |
浊前鼻化爆发音 | 下 | 双 |
清擦音 | 上 | 单 |
清前鼻化爆发音 | 上 | 双 |
鼻音 | 中 | 单 |
其他持续音 | 中 | 双 |
有些不规则的滕格瓦字母并不符合上述法则,它们是附加的滕格瓦字母,用来表示四列六排里不存在的音。但它们的写法和用法根据不同的制式而改变。
上图中,每个字母右侧展示了其在不同字母系统中的不同音值:
黄色方框表示古典字母系统(classic mode)
红色表示贝列瑞安德式字母系统(mode of Beleriand)
灰色表示通用式字母
昆雅语中存在变音符号(tehta)系统。它们一般加在字母的上方或者下方,用于表示元音,双辅音或鼻音。然而变音符号系统的应用规则并非一成不变。有些滕格瓦字母系统里,元音符号置于前面的辅音字母之上,比如昆雅语(即上图的classic mode);有些则将元音符号置于后面的辅音字母之上。
还有些滕格瓦字母系统全写元音,故而不使用元音符号,这种字母系统则称作Quanta Sarmë。辛达语便是如此。辛达语采用贝列瑞安德式滕格瓦字母系统(mode of Beleriand),元音系统丰富,拥有长辅音,缺少复辅音,几乎没有圆唇软腭音。
上图中展现的第三种字母系统则是通用式滕格瓦字母,广泛使用的时间较为晚近,在第三纪元末广泛用于书写辛达语、西部语(一种中洲西部通行的克里奥尔语,并逐渐替代了辛达语)。
不过,在我们所处的地球世界,绝大多数网页都没有对飘逸的滕格瓦字母作兼容性编码,而图片形式也多受限制,因此地球人在学习精灵语时,也完全可以用拉丁字母转写来代替滕格瓦字母,这样更方便。
先前提到,并非所有埃尔达精灵都迁徙到了维林诺,那么留在中州的精灵们用什么文字呢?在滕格瓦字母没有随诺多族传到中洲之前,辛达语又用什么文字书写呢?答案是奇尔斯字母(Cirth),托尔金依据茹尼文字创造。不过尽管外形相近,但音值并不一样。奇尔斯字母最初由辛达族精灵使用,下图为奇尔斯字母最早的书写体系。
昆雅语的元音系统比较简单,一共有五个元音音位:/a/、/ɛ/、/i/、/ɔ/、/u/,每个音位还有其对应的长元音/aː/、/eː/、/iː/、/oː/、/uː/。昆雅语还有六个双元音:ai/ai/、au/au/、oi/ɔi/、ui/ui/ 和 eu/ɛu/、iu/iu/,后两个只出现在几个单词中,这一点与拉丁语的双元音eu、ei、ui颇为类似。
昆雅语的重音系统与拉丁语别无二致:倒数第二音节元音为长元音/双元音,或元音后为辅音丛,则重音落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否则落在倒数第三个音节上。
昆雅语的辅音则十分复杂。下图展示了昆雅语存在的辅音音位。
其中,/ŋ/、/ŋʷ/、/r̥/、/ɬ/只会出现在词首。/t/、/s/、/r/、/n/、/l/可作词尾。
芬兰语中存在一系列辅音强弱变化(consonant gradation),辅音有强弱形式,这种强弱变化又分为音长强弱变化(quantitative gradation,如强弱辅音对[pː]-[p]、[kː]-[k])与音质强弱变化(qualitative gradation,如[p]-[v]、[t]-[d]、[mp]-[mː]、[ŋk]-[ŋː])。而昆雅语使用的辅音簇与芬兰语中音质强弱变化前后的辅音簇如出一辙。不过,昆雅语自己的辅音变化比芬兰语要复杂得多。
以下是芬兰语的一些辅音对:
以下是昆雅语的一些辅音对:
昆雅语与芬兰语共享一些词尾,都有-inen、-ainen、-oinen。
昆雅语还有一些与芬兰语类似的语音特征。第一,词首不允许出现辅音簇[1];第二,词尾不能出现舌冠音以外的辅音[2];/b//d//ɡ/只出现在辅音簇(如mb、nd、ng)中。芬兰语也是如此。
在词汇上,昆雅语与芬兰语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下表展示了一部分拼写明显取自于芬兰语的昆雅语单词。
昆雅语词汇则有四种数:单数、双数、复数(一个复数的整体)、部分复数(partitive plural,整体中的一部分)。需要注意的是,昆雅语双数多用于标记两个特指事物,或者说,用于描述一对事物或天然彼此作为合理配偶的人。例如,alda“树”的双数形式Aldu就代表维林诺的“双圣树”。
注释
[1]双圣树被堕落圣者米尔寇毁灭后,日月初升,第一纪元来临。诺多精灵为了追回被米尔寇掠走的精灵宝钻前往中土大地,与中土大地的辛达精灵、人类一同抗击米尔寇。590年后米尔寇终于被赶走。此为第一纪元。而词首辅音簇前增音便大致发生在第一纪元后期,规则为[ps-] > [ups-]、[ks-] > [iks-]。
[2] 在古昆雅语(ancient Quenya)后期,向中古昆雅语(middle Quenya)发展时,词尾非齿辅音逐渐齿化。这一音变在昆雅语还没有分化出诺多、凡雅方言之前就已完成。具体音变规则为[-{pk}]>[-t]、[-{mŋɡ}]>[-n],例:ɸilik > ɸilit,“小鸟”。
参考来源
https://tolkiengateway.net/
https://alboin.fi/finn_que.htm
https://eldamo.org/
https://www.councilofelrond.com/content/guide-to-learning-elvish/
https://www.polilingua.com/blog/post/elvish-languages-of-tolkien.htm
https://ia802804.us.archive.org/5/items/TheSilmarillionIllustratedJ.R.R.TolkienTedNasm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