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U文研|藏品博览系列十六:加拿大原住民文字

发布者: 档案馆、校史馆、语言博物馆发布时间:2023-02-20浏览次数:603




加拿大原住民文字

SISU文研|藏品博览系列十六


编者按

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自2019年12月开馆以来,一直秉持“语汇世界,言聚全球”(Words, Worlds)的立馆理念,致力于彰显世界语言多样性,汇聚全球知识。为全面开展人文交流、科普教育和学术研究,本栏目推出“藏品博览”专题,陆续推送以世界语言多样性为主题的科普介绍,展陈世界语言多元面貌,讲述世界语言字故事。


 


      在加拿大北部的原住民语言中,有三个语系的十几种语言使用以旋转镜像为标志性特征的字母,最早由英国传教士詹姆斯·埃文斯(James Evans)基于克里语(Cree)创制,一般将这类文字统称为“加拿大原住民文字”。

      而目前,在整个美洲仍在使用的1000多种语言中,只有加拿大原住民文字和美国中东部的切罗基字母(Cherokee)两种会在印刷出版中优先使用,而包括古典玛雅文字、欧塞奇字母(Osage,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阿法卡字母(Afaka,在苏里南)等等虽然存在但并不作为现代语言的首要书写形式,除此之外的其它语言则仅用拉丁字母来书写。


一、术语说明


      在开始加拿大原住民文字的介绍之前,先简要说明一下本文所涉及的语言情况。加拿大北部地广人稀,主要分布有三个语系,下图来自Glottolog中加拿大的语言情况:白圈表示纳-德内语系(Na-Dené)的语言,主要沿落基山脉广泛分布于北美西北海岸一带,其中绝大多数语言属于阿萨巴斯卡语族(Athabaskan)。黄框代表阿尔吉语系(Algic)的语言,主体部分阿尔冈昆语族(Algonquian)分布在北美东北部,另有两种语言位于美国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州北部。而红框则表示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Eskimo-Aleut)的语言,相比于分布广泛、语种数量众多的前两者而言,是一个仅分布在北极圈周边的小型语系,然而也是三者中最知名的语系。



      尤其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会避免使用“印第安人”的称呼,因为对于美洲原住民而言,是哥伦布把美洲误认作印度后起的错误名字,同时美洲各地原住民之间也并不存在统一的认同感,无论是指称某一族群还是美洲原住民整体都不恰当。此外,“印第安人”和“美洲原住民”两个概念的指称范围并不完全等同,严格来说美洲最北端的因纽特人(语言上对应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的一个语支)并不属于所谓的“印第安人”,而本文的主角加拿大原住民文字同时囊括因纽特语支和其它两个语系,所以将不使用“印第安人”这一提法。另外“爱斯基摩”也含贬义,在语言学上最多仅用于统称因纽特和尤皮克(Yup’ik)两个语支所构成的语族,类似囊括北非几十种语言的“柏柏尔语族”(Berber意为“蛮族”),并不指某一特定族群。


二、加拿大原住民文字的发展史


(一) 克里字母

时间回到1827年,英国传教士詹姆斯·埃文斯来到了当时的英属加拿大,在今安大略省接触到了奥吉布韦语(Ojibwe)使用者,而后又于1840年迁居到周边的克里语(Cree)使用者聚居的村落,两种语言同属阿尔冈昆语族。他先用拉丁字母自创了一套正字法来记录这两种语言,但很快发现两种语言音位数量较少,尤其是克里语,导致每个语素需要用较长的音节表示,而拉丁字母作为辅音和元音全部书写出的全音位文字(alphabet),在拼写时较为麻烦,需要一种能更加高效记录辅音和元音的方式。

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南亚地区的天城体(देवनागरी, Devanāgarī)文字——一种元音附标文字(abugida),元音以较为简便的符号形式附着在辅音之上,从而简化元音部分的书写。更多信息可见本馆前期推送:


图片


      与此同时,皮特曼速记法也吸引了他的注意,如下图所示,其特征在于通过旋转和翻折字形来区分不同辅音(甚至还能利用字形粗细来区分清浊,埃文斯也曾考虑引入粗细方式以区分长短元音,但因书写和印刷不便而没有进入最终方案)。 



天城体到克里字母的具体演化模式如下图所示。首先,除了纯元音以外,所有辅音起始音节的字母都需要先去掉天城体顶部的一长横,取下面的部分(有些会再做简化)作为“原型”。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些“原型”搭配的元音并不相同,虽然多数是-a,但纯元音和n-搭配-e(红框所示),k-/g-和y-搭配-o(蓝框)。如果把后面这四个也变成-a,则分别是⟨ᐊ⟩ a、⟨ᓇ⟩ na、⟨ᒐ⟩ cha、⟨ᔭ⟩ ya(⟨ ⟩是字位符号)——这样一来,对于轴对称的⟨ᐊ⟩ a、⟨ᐸ⟩ pa/ba、⟨ᑕ⟩ ta/da而言,对称轴位于水平方向,笔顺类似于“C”;而此外不轴对称的⟨ᑲ⟩ ka/ga、⟨ᒐ⟩ cha/ja、⟨ᒪ⟩ ma、⟨ᓇ⟩ na、⟨ᓴ⟩ sa、⟨ᔭ⟩ ya,笔顺则类似“L”。

不过,由于克里语的塞音不分清浊,所以尽管多数爆发音字形来自天城体清音字母,⟨ᑲ⟩ ka/ga则来自天城体浊音⟨ग⟩ ga。那么,以克里字母为基础的加拿大原住民文字的最基本形式也不分清浊,其实为接下来的传播埋下了一些隐患。



      而在有了“原型”之后,还要加上皮特曼速记法的“旋转”和“镜像”特征。上面已经提到有些字母轴对称,而另一些没有,轴对称的字母通过旋转90°改变其搭配的元音,而不对称的则通过水平和垂直方向的镜像来改变元音,如下图所示,由此通常意义上的“克里音节字母”应运而生——不过至于它在文字学上是否真的属于“音节文字”(syllabary),会在下一章作详细的探讨。



然而,这种旋转+镜像的体系之所以适合于奥吉布韦语和克里语,是因为这两门语言在元音音值上只有四重对立(尽管此外还有音长的对立),尤其是缺少/u/。这一特征可能直接继承自两种语言的共同祖先——原始阿尔冈昆语的格局。而根据音系类型学著作Maddieson (1984)里元音出现频率的研究,五元音体系是在世界各语言中最常见的模式,尤其是充分占据口腔空间以拉大区分度的/a, e, i, o, u/,于是克里字母向加拿大其它语言传播的另一大问题也出现了:由于只能满足元音的四重对立,如果出现第五种,就会有两种元音无法区分

此外,这套体系只能标记CV的音节结构(任意辅音记作C,任意元音记作V),但如果是CVC,则音节尾的辅音缺乏表示方式。世界上最知名的用音节文字书写的语言是日语,但前提是日语本身的音节结构是C(j)V(N/Q)(日语音系学习惯记法,其中音标/j/对应拗音,-N是拨音ん,-Q表示促音っ),只要解决拨音和促音的书写方式,并规定CjV为Ci+jV(后一假名小写),其它假名只需考虑CV部分即可。

不过,克里语的音节结构并非CV,允许音节尾辅音,解决方案就是再用一次皮特曼速记法,而且这回不再参考天城体,完全照搬该速记法的字形,规定单纯一个辅音在音节尾时拥有和CV音节中的辅音截然不同的形式。



      而相比之下,在阿伊努语(日本北部的一种孤立语)的假名正字法里,则新定义了一批“小型假名”表示音节尾辅音,如/-t/记作⟨ㇳ⟩,来自正常尺寸的⟨ト⟩/to/,且用/to/音译/-t/也是日语里的惯例。所以克里字母的音节尾辅音书写方式略显复杂,需要额外记忆一套新的体系。


(二) 因纽特语支

在1876年,这套文字体系又向北传到了靠近北极圈的因纽特语支(属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下的爱斯基摩语族),并在之后逐渐受到了努纳武特地区(Nunavut)和魁北克省努纳维克(Nunavik)地区的官方认可,成为了目前各类加拿大原住民文字里发展情况最好的一支。

由于因纽特语支里通常只有/a, i, u/的三重元音对立,所以仍然适用这套旋转+镜像的体系。下图截取了伊努克提图特语(Inuktitut)字母表的一部分,以纯元音一行为例,尖端往右突的字形在上面的克里语中表示搭配元音为-o,这里则变成了-u;同时由于没有-e,所以尖端向下的字形一般不会出现,只是有时利用其表示两个元音/ai/连续。



不过,由于伊努克提图特语的辅音更加复杂,有/ɡ~ɣ, v, ʁ, q, ŋ, ɬ/等新的音位,必须额外补充一些新的字形:⟨ᒐ⟩从克里语的cha变成了ga,⟨ᕙ⟩ va来自⟨ᐸ⟩ pa,⟨ᓚ⟩ la和⟨ᕋ⟩ ʁa来自克里语其它方言变体中已增设的字母(并由⟨ᓚ⟩ la又衍生出了边擦音⟨ᖤ⟩ ɬa;而因为魁北克省通行法语,可能受法语的⟨r⟩读小舌音/ʁ/的影响,伊努克提图特语表/ʁa/的⟨ᕋ⟩在克里语方言中本来读/ra~ɹa/,但两者的拉丁化都写作⟨ra⟩)。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连字(ligature),/ʁa/⟨ᕋ⟩+/ka/⟨ᑲ⟩=/qa/⟨ᖃ⟩、/na/⟨ᓇ⟩+/ɡa/⟨ᒐ⟩=/ŋa/⟨ᖓ⟩,都是前者缩小作为附加符号,但注意和越南语的⟨ư, ơ⟩或塞尔维亚语的⟨nj, lj, dž⟩类似,虽然看起来由两个部分构成,但只算作一个字母,不是英语⟨sh⟩这样的双字母组合(digraph)。


(三)阿萨巴斯卡语族

在19世纪末,克里字母也向西传播到了纳-德内语系的阿萨巴斯卡语族。然而,纳-德内语系的音系比克里语要复杂很多,尤其是辅音数量相当庞大,所以上文中提到克里字母的两个主要问题都反映了出来。

以奇佩维亚语(Chipewyan)为例,塞音虽然不分清浊,但有普通、送气、挤喉的三重对立(对应图中红框,⟨ ⟩内表示正字法,整个纳-德内语系因为普遍缺乏浊塞音,所以经常用浊音字母表不送气,和汉语拼音类似);同时也有高达四组塞擦音(蓝框),尤其是齿部位存在有咝/t͡s/、无咝/t͡θ/、边擦/t͡ɬ/三组,且都具备同部位的清浊擦音对立。



      这就是北美西北海岸语言联盟的突出特征(从加拿大卑诗省到美国俄勒冈州,语言联盟/Sprachbund指若干可能没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在彼此接触后产生的地区共性),此处的十几个语系普遍拥有极其丰富的辅音数量,尤其是塞擦音擦音和边音众多。根据WALS(World Atlas of Language Structure,世界语言结构地图集),判定6~14个为辅音规模“小”(下图深蓝圈),15~18个“较小”(蓝灰圈),19~25个“中等”(白圈),26~33个“较大”(粉圈),34个以上为“大”(红圈),可以发现克里语处于最小的深蓝色一档,而往西的语言采样点全部是“大”或“较大”(直到向南进入美国加州后规模才减小),以克里字母作为原型的加拿大原住民文字在书写西部的阿萨巴斯卡语时会遇到相当大的挑战。



元音方面,奇佩维亚语有/i, e, ɛ, a, u, o/六个元音,且都可分长短、都可鼻化(鼻化元音在拉丁字母正字法里下加反尾形符/ogonek,如⟨ą⟩表/ã/,类似波兰语),其中/e, ɛ/用拉丁字母可能都会写作⟨e⟩,但/u, o/是拉丁字母明确能区分、而用加拿大原住民文字时不能区分的,如下图每张表的第5行所示。

然后具体再来看字形。红框的三列从左到右为纯口元音、纯鼻元音、辅音+鼻元音,关键在于鼻化靠右上方画斜线来表示。黄框是圆唇的书写方式,在右侧正中画一点。绿框用于书写挤喉爆发音,在右上方加一竖(但是不区分挤喉塞擦音)。蓝框是塞擦音的拓展方式,在原擦音字母左上角加斜线。紫框则是全新的字形,不过其实除了⟨ᘔ⟩ za之外都来自原本⟨ᑕ⟩ da /ta/的变形,比如上下重叠为⟨ᗴ⟩ sha /ʃa/,内外套叠为⟨ᕳ⟩ ta /tʰa/,加一横为⟨ᕮ⟩ ttha /t͡θʰa/。——然而这些斜线、竖线等实际上来自字母的音节尾形式,只是这里是在构成新字母组合,像带/-p/⟨ᑊ⟩的⟨ᑲᑊ⟩并非/kap/,而是挤喉的/kʼa/,所以仅描述字形而不称为“某字母的音节尾形式”。



      到这里还没结束,因为阿萨巴斯卡语族普遍是有声调的,而克里字母缺乏声调符号,就算再在字母周围加附加符,看起来也会很乱。总而言之,可以说加拿大原住民文字和阿萨巴斯卡语的相性并不好,所以目前主要采用拉丁字母书写。


(四)西克西卡字母和德内字母

在本章的最后,也简单谈谈两套和克里字母差异较大的文字体系,与其说是克里字母的子系统,不如说是与其并列的姐妹系统。

首先是西克西卡语(Siksiká,英语中常用意译的外来称呼“Blackfoot/黑足语”,但本文避免使用此类名称),和克里语相同,属于阿尔冈昆语族。在19世纪80年代,克里字母向南传到了在今阿尔伯特省美加边境上使用的西克西卡语,但是西克西卡字母只参考了克里字母靠镜像或旋转搭配元音的模式,毕竟该语言只有/i, a, o/三个元音([ɛ]是/ai/的变体),符合元音数≤4的要求;而在字形上则多数和克里字母无关(仅保留⟨ᓴ⟩ so和⟨ᔭ⟩ yo,但方向截然不同,下图中的a, e, i, o对应克里字母e, i, o, a),反而参考了拉丁字母而成,“原型”搭配元音-e。



      而另一种德内字母(Déné)用于书写达凯司语(Dakelh,另有意译的外来名“Carrier/搬运工语”),属于辅音极多的阿萨巴斯卡语族,但相比于上面提到的只是“略作修改”的奇佩维亚语,其改动幅度明显大了很多。本文篇幅有限,关于辅音的变化就不再提及,以下只截取德内字母的一部分,重点关注元音的表示方式:还是以纯元音一行为例,原本克里语用⟨ᐊ, ᐅ, ᐃ, ᐁ⟩依次表示/a, o, i, e/的模式也被打破,只有/a/仍保留尖端向左,并且在这基础之上新增在字形中加竖线加点的方式,以表示/e, i/两个元音,由此便能兼顾六元音体系。



三、关于加拿大原住民文字的分类


      最后一章,我们再花些篇幅来探讨加拿大原住民文字的分类,主要问题在于:是“音节文字”(syllabary),还是“元音附标文字”(abugida)?尽管加拿大原住民文字的英语名称是Canadian Aboriginal Syllabics,已经把“音节”写在了名称中,但事实上包括WALS在内的许多文献中,都称其为元音附标文字。

      WALS在定义“音节文字”有一个重要的限定——如果两个字位(grapheme)所表示的音节里有元音或辅音相同,那么两个字位应该完全看不出联系。像日语假名就是最常见也最典型的音节文字,⟨か⟩ ka、⟨き⟩ ki、⟨く⟩ ku的辅音相同,但字形上没有关联;略冷门一些的切罗基字母(美国东部,部分见下图)、凡伊字母(Vai,西非利比里亚)亦是如此。



于是,因为加拿大原住民文字在不同的旋转角度间能看出彼此的联系,WALS把它们归入了元音附标文字。然而,如果把婆罗米系字母视作“典型的元音附标文字”,那么一个关键差异在于,婆罗米系存在一个“无标形式”(而且往往含有一个潜在的元音),要表示(其它)元音时再往上加符号。如梵语天城体的⟨क⟩ /kɐ/无标,有潜在元音/ɐ/;若要表示/ki/,则变为⟨कि⟩;仅表示/k/时也要额外标记为⟨क्⟩。婆罗米系以外,在非洲之角使用的格厄兹字母(Gəʿəz)同理,以埃塞俄比亚的官方语言阿姆哈拉语(አማርኛ Amarəñña,英语Amharic)为例,⟨ከ⟩/kɐ/无标,⟨ኩ⟩/ku/、⟨ኪ⟩/ki/等等都有标,而纯粹的/k/则可表示为/kɨ/⟨ክ⟩,左侧需要折一下。

问题其实在于,加拿大原住民文字缺乏一个无标形式,很难说旋转/翻折到哪一位置时是无标的。在开头确实也提到,克里字母的字形来自天城体,最直接对应的形式可称为“原型”,但这只是历时层面,在共时层面上如果定义这个“原型”为无标形式,相比于婆罗米系而言似乎还是太刻意了。



      可见,加拿大原住民文字里元辅音的结合度更高,元音“附标”的特点相对不明显,因此可认为其介于音节文字或元音附标文字之间。即,文字的分类也可像语言那样采用连续体的思想,定义的边界经常是模糊的。



      最后,我们想说,国内对于美洲的语言文字研究与科普仍较为匮乏。玛雅文字举世瞩目,但鲜有人知的是周边奥尔梅克(Olmec)、阿兹特克(Aztec)、萨波特克(Zapotec)等文明同样具备初步的书写形式。美国阿拉巴马州的塞阔雅(Sequoya)完全不懂英语,却纯粹基于拉丁字母的字形编排出了一套切罗基音节文字。跨大西洋奴隶贸易将大量彼此语言不通的非裔带到加勒比,他们根据殖民者语言(主要是英语和法语)形成了海量的克里奥尔语,但在此之中只有加勒比南岸苏里南恩久卡语(Ndyuka)发明了一套独立的阿法卡字母(Afaka)。除此以外,还有印加帝国留下的“结绳记事法”奇普(khipu),还有葡属巴西早期用拉丁字母对古典图皮语(Tupí)留下的详尽记录,以及数千种或许还存活至今或许又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缺乏记录的语言……美洲不只有美国,美国也不只有主流白人文化,其它的语言文化同样也很精彩,介绍这些便是语言博物馆的使命。


参考资料:

1.       Maddieson, Ian. Patterns of Soun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2.       Maddieson, Ian. “Consonant Inventories”. In: Dryer, Matthew S. ; Haspelmath, Martin (eds.) The World Atlas of Language Structures Online. Leipzig: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 2013. https://wals.info/chapter/1.

3.       Comrie, Bernard. “Writing Systems”. In: Dryer, Matthew S. ; Haspelmath, Martin (eds.) The World Atlas of Language Structures Online. Leipzig: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 2013. https://wals.info/chapter/141.

4.       https://glottolog.org/glottolog/language.map.html?country=CA#4/57.98/259.94

5.       https://www.omniglot.com/writing/cree.htm

6.       https://www.omniglot.com/writing/inuktitut.htm

7.       https://www.omniglot.com/writing/chipewyan.htm

8.       https://www.omniglot.com/writing/blackfoot.htm

9.       https://www.omniglot.com/writing/carrier.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