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U文研 |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瑶语】第二期:藏在文字里的瑶汉血脉渊源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4-04-16浏览次数:10

藏在文字里的

瑶汉血脉渊源

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保护与传播机制探索

——以广西瑶族为例

编者按

     “语言文字是让人类文明得以源远流长的载体,厚重文化是语言文字赖以蓬勃生长的土壤。”每一种语言和文字,都是一种人类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在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时代潮流奔涌前进的同时,作为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显著特征的人类语言和文字,也在加速消亡。我国作为多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语言文字大国,收集与推广我国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丰富语言馆藏资源,有着别样的宝贵意义。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自2019年12月开馆以来,一直秉持“语汇世界 言聚全球”(Words,Worlds)的立馆理念,致力于彰显世界语言多样性,汇聚全球知识,本栏目将持续推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专题推送系列科普文章,聚焦国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展现多彩大国文化底蕴。

本系列通过对瑶语基本情况、瑶语与汉语及壮语相关性、谚语与民族歌谣、民族节日、服饰文化、瑶语教育等板块的科普推广,增进社会各界对瑶语等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了解,探索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保护与传播机制,将璀璨的瑶族语言文化推向语言文化舞台的中央


瑶族民间传说:在古代,伏羲兄妹之父与雷王之间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斗。这场争斗引发了一场洪水,几乎将整个世界淹没。洪水退去后,只有一对兄妹幸存,他们分别被称为伏羲和女娲。通过乌龟、树木、竹子和其他生物的帮助,兄妹俩结为夫妻。由于兄妹近亲结婚,他们生下了一个异常的孩子,形似磨刀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决定将孩子劈成两半。一半变成了芝麻,另一半变成了白菜。白菜的种子散落在山上,逐渐演化成了瑶族人,而芝麻的种子则散落在平原,形成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

这个故事通过象征性的手法,描述了人类的起源,也暗示了瑶族人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同宗同源,代表着中华民族统一性的基础和多样性的形成。从语言的角度上说,瑶语和汉语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瑶语和汉语的语言接触历程

语言接触(language contact)指不同语言的接触而出现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的变化。在日常生活中瑶族人民接触到的语言除了汉语西南官话区桂柳片的官话和汉语土语外,还有周边的壮语等。

以金秀大瑶山瑶族为例,瑶语和汉语接触的整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644年之前

       在明朝以前,瑶族过去居住在相对平原的地方,与汉族交错杂居。因此,通过与瑶汉相互通婚,瑶族的语言中融入了许多汉语的部分。瑶族祖先中有很多人过去会同时讲瑶语和汉语客家话。至今瑶语中仍然保留许多古汉语的成分。

第二阶段:1644-1952年

       明朝之后到解放前的时期,瑶族已经居住到大瑶山深处腹地,与外部的汉族往来往往只是通过贸易经济。这个阶段瑶语相对独立地发展,在独立自主的发展中逐渐变化。

第三阶段:1952年至今

       解放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瑶语已经借用了许多外来物品的词汇。例如,在瑶语中,电视等新来的物品都已经使用汉语的词汇。不仅仅是汉语,瑶语中也借用了壮语的很多词汇。

瑶语中的汉语借词

因为瑶族的地理分布比较复杂,各个方言区受到汉语的影响都不尽相同,在此用广西平乐瑶语来举例说明,该方言受桂柳话的影响较大。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有趣的语言现象。


现代汉语词汇的直接借用

      “全借”即全音译式,是指在吸收汉语借词时,连同汉语的语音和语义同时借入的借用方式。在平乐瑶语中,全借的词汇量还是比较多的,特别是近现代的汉语借词,像涉及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现代词语,比如:min31ʦu31 民族、sou52ʦaŋ52 首长、kin52tsʰa31 警察、tsʰaŋ31kjaŋ33 长江等。


语言杂交产生的合璧词

       “部分借”也叫音译合璧式,是指构词的语素,分别来自不同的语言或方言。这种由瑶语语素和汉语语素共同构成的词,我们称之为半借词或瑶汉合璧词。在平乐瑶语的合璧词当中,借词在前的比如:koŋ33mjan31 工人、toŋ31lan31 猪圈、han21pəi33 汗毛等;借词成分在后的比如:ɬje31ʨjaŋ24铁匠。


带有后缀“子”的汉语借词

      在平乐瑶语中,有比较多的带有后缀“子”的汉语借词,比如:loŋ33ʦəi52 聋子、bai33ʦəi52 跛子、pjou33ʦəi52 包子等。


结构的借用

名词在前,形容词在后是平乐瑶语固有的语法模式。在平乐瑶语与汉语的接触过程中,受汉语的影响,也出现不少“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形式。

“名词+形容词”结构形式:

mjan31ɕje52 女人(人—女) ma31kou52 公马(马—公)

ao31kwa52 寡妇(老婆—寡) toŋ31ŋəi242 母猪(猪—母)

“形容词+名词”结构形式:

toŋ31mjan31 大人(大—人) uai24mjan31 坏人(坏—人)

toŋ31kao52 大路(大—路) kaŋ33pat4 钢笔(钢—笔)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一种结构形式“名词+形容词”中,形容词则多为平乐瑶语中的固有词,而在第二种结构形式也就是汉语的“形容词+名词”结构中,形容词则多为汉语借词。


瑶汉一家人

      在语言接触中,瑶语和汉语互相影响,交流融合。从明朝以前的通婚交流到解放前的相对独立发展,再到解放以后的借词和结构的借用,瑶语不断吸收汉语的影响。在平乐瑶语借词的例子中,既有我们熟悉的现代汉语,也有语言杂交形成的“合璧词”,还有带有后缀“子”的汉语借词。此外,还出现了构词上的借用。这些语言接触的变化反映了瑶族与汉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同时也进一步强调了中华民族统一性的基础和多样性的形成。伏羲兄妹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起源神话,也是一个语言演变的见证,展现了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与交流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石朝江.苗族创世神话:洪水故事与兄妹结婚[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06):103-111.

[2]罗梅芳. 平乐瑶语及其汉语借词语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3]李菁,赵卓婕.乳源瑶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19,40(04):33-36.

[4]欧阳澜. 瑶语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



素材采集 | 周源源 王媛

编辑排版 | 黄羽妍

视频制作 | 徐典

指导教师 | 胡宗传

审核 | 王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