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U文研 ┆ 讲座回顾——PUP云端学术讲坛(第66期):新数字化二语学习:非正式数字英语学习及二语投资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4-05-14浏览次数:14

PUP讲座

SISU × PUP

PUP (Postgraduate and Undergraduate Partnership)云端研学共同体是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与共青团上海外国语大学委员会大力支持下成立的本硕博一体化研学共同体。


本期PUP邀请了香港教育大学英语应用语言学系助理教授、博导张越,她的研究方向为二语投资、身份及动机,计算机辅助语言习得,英语教师教育,去殖民化教育及批判性教学法等。本期讲座,张老师详细解释了CDM、DMC、IDLE等概念,并分享了自己两篇研究成果。讲座中,张老师还提出了可供继续探讨的问题,穿插了相关期刊资源,帮助大家更好地探索相关领域研究。


01引言

讲座开篇,张越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此研究领域的五个关键概念。第一个是CALL(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这个词既指“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又指专攻该研究领域的期刊CALL。第二个是DMC(Digital Multimodal Composing),指的是鼓励学生利用数字工具或媒体等,通过不同模态进行语言学习和学科学习的一种新的实践方法。第三个是IDLE(Informal Digital Learning of English),即课堂外学生自主进行的非正式数字化英语学习。第四个是AI,指的是学习者们利用AR、VR、MR等技术,在电脑构建的沉浸式虚拟环境中进行的语言学习。在此类环境中,学习者们不仅能与他人交流,还能享受到多模态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第五个是数字素养(Digital Literacy),张越老师强调此处的“素养”(Literacy)更倾向于一种社会的、文化层面的实践,而非认知能力或技术能力。

02 二语投资(L2 investment)

随后,张越老师对语言投资的概念进行了说明,进而讨论了语言课堂中殖民主义的问题,并强调了去殖民化的重要性。接着,张越老师介绍了香港某公立大学的EMI课程实例。在该课程中学生被要求制作一个视频,主题是定义一个代表本地独特文化的、在学术领域中没有对应英译的词。张老师展示了学生制作的三个视频,分别关于“面子”“和气吉祥”和“迤”这三个粤语词汇。此外,张老师介绍了二语投资领域使用的体裁教学法(genre-based pedagogy)、批判性多语意识(Critical Multilingual Language Awareness,CMLA)的理论框架和技术反思叙事访谈法(Techno-reflective narrative interview,TRNI)。最后,张老师还推荐了芮晓松、孙姗姗、李茨婷、管晶晶等大陆学者关于二语投资的研究论文。


03 IDLE

在第三部分,张越老师指出,无论形式中心还是意义中心的IDLE都应该是自主的,以自然和非结构化的方式在课堂外发生。她介绍了“想象力”(Imagination)这一社会文化过程,该概念由Wenger(1998)首次提出,指的是语言学习者超越时间和空间,参与创造“世界和自身新形象”实践的过程。Norton(2001)对解释进行扩展,引入了想象社群(imagined communities)的概念。想象力能使二语学习者构建身份,超越直接学习环境的限制。张越老师还介绍了采用结构方程建模(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SEM)和定性访谈分析相结合的混合方法设计,并通过研究发现,英语学习者通过想象他们在国际社群中的理想二语自我,能对其IDLE实践产生积极作用。


在提问环节,张越老师对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指出二语投资同样适用于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本次讲座帮助与会师生更好地理解了非正式的数字化英语学习,拓展了二语投资研究的触角,与会师生均表示受益良多。


策划 | PUP云端研学共同体

文案 | 欧阳玉洁

排版 | 王诺琦

审核 | 杨露萍 杨雯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