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U文创|2024年春季学期上外世界语言博物馆青少年课程系列回顾(二)经典润乡土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4-07-02浏览次数:10

编者按

2021年起,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完善馆教育人和馆校合作机制,上外世界语言博物馆结合学校多语资源和国家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优势,推出“世界文化博览”“经典润乡土”“多语荟世界”等不同主题、不同特色、不同形式的多个系列青少年课程,探索了上外世界语言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特色路径,提升了上外世界语言博物馆文化育人的影响力。2023年5月,该项目还入选首届上海市博物馆卓越教育项目。

“经典润乡土”系列课程以祖国各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切入点,挖掘呈现当地经典文化内涵,如名人、文物、遗迹、诗词等等,带领青少年领略祖国的壮美河山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该课程在教育部语用司和学校的指导下,自2022年起实施,旨在助力乡村语言文化教育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的浸润传播,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2024年春季,外世界语言博物馆共推出4期课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期】神州风景,香江“港”好——香港

主讲人:上外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鲍宇鑫

上课时间:3月6日周三15:00

主要内容:本次课程为同学们介绍了香港这座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国际大都市。小讲师从香港的地理位置与粤港风俗文化开篇,回顾香港在中西文化交汇中的发展历程,重温香港回归等重要历史时刻。之后,小讲师带大家打卡旺角、中银大厦、维多利亚港和港珠澳大桥等重要建筑,感受这座城市独特的风景线与现代化建筑的辉煌。最后,师生一同欣赏和朗诵文学巨匠闻一多的诗作,通过诗人的笔触,体会祖国与香港的血浓于水的情感联结,思考祖国统一与祖国富强间的必然联系。通过本次课程,同学们深入认识了香港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也体悟到了香港回归祖国后迸发的无穷活力。

 

【第二期】人文荟萃,“闽”有话说——福建

主讲人:上外国际教育学院本科生陈思雨

上课时间:3月21日周四15:00

主要内容:本次课程介绍了东南沿海的闽地——福建省。小讲师从福建的地理位置着手,介绍了其“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特征,接着以“茶”在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上传播的历史,介绍世界各地“茶”读音的发展演变。之后,小讲师展示了福建妈祖文化和游神文化,带领同学们学习几句常用的闽南方言,畅游巍峨壮观的武夷山、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福州三坊七巷、美丽的海岛厦门鼓浪屿等风景名胜。最后,小讲师介绍了福建名人朱熹、林徽因、冰心的文学代表作以及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历史功绩。课程以一首戚继光的《题武夷》作结,同学们在诗句中体会武夷山的壮丽之美和诗人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

 

【第三期】在西藏,神山圣湖映明月——西藏

主讲人:上外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刘舒怡

上课时间:4月17日周三15:00

主要内容:本次课程带大家云端漫游了神秘而美丽的雪域古城西藏。小讲师先介绍了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回顾了这片古老土地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特色;之后带领同学们一起游览了西藏的自然美景,如气势磅礴的布达拉宫、神圣的纳木错湖以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等。同学们还走进了藏族人民的生活,欣赏了他们独特语言、服饰、饮食和礼仪风俗。最后,师生共同赏析并诵读了清代孙士毅的《登布达拉诣圣容前行礼恭纪,兼示达赖喇嘛》,通过诗歌的韵律和意境,感受了西藏这片神秘土地的风景和文化魅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西藏有了更深刻全面的认识,也对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和文化产生了深厚的敬意。

 

【第四期】皖上好山水,最忆是徽州——安徽

主讲人:上外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李在阳

上课时间:5月7日周二15:00

主要内容:本次课程介绍了山川秀美、人文荟萃、融合南北风情之地——安徽。小讲师以“天下第一奇山”黄山作为引入,带领同学们在一个个“出圈”的关键词中感受安徽印象、领略徽风皖韵,并从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两方面初步认识安徽。接着,同学们云端欣赏了色味俱佳的安徽美食、精巧典雅的徽派建筑和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的黄梅戏,不禁赞叹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最后,同学们一同欣赏和朗诵“诗仙”李白在独自游玩敬亭山时触景生情写就的名篇《独坐敬亭山》。在小讲师的指导和讲解下,同学们体悟了诗人怀才不遇的人生境况和内心的孤独寂寞,深入思考人与社会、自然的哲学关系。

由上外师生共同打造的“经典润乡土”系列青少年课程是上外世界语言博物馆自2022年起推出的博物馆特色课程,现已累计开发18,线上课堂已覆盖包括青海、广西在内的13个省份近40所中小学。所有课程视频都可通过“上外世界语言博物馆”B站平台观看。

今后,上外世界语言博物馆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秉承“馆教育人”理念,发挥博物馆资源以及学校作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的综合优势,面向乡村中小学打造更多更优质的系列课程,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为丰富乡村中小学文化教育资源,推动更多青少年受益,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